时隔16个月,在连涨了4次后,成品油价格终于低下了头。昨日,省物价局转发国家发改委调价通知,从今日零时起,90号、93号、97号汽油,0号、5号柴油,均下调0.25元/升;-10号柴油下调0.3元/升。此前,国内最近一次成品油价格调整是在4月7日,至今已有5个多月保持在历史最高价位;发改委最近一次下调油价是在2010年6月1日。
此次下调后,90号汽油售价6.8元/升、93号汽油7.2元/升、97号汽油7.65元/升,0号柴油7.1元/升,5号柴油6.95元/升,-10号柴油7.5元/升。
省物价局通知中还称,今日零时起,成品油零售企业可在不超过汽、柴油最高零售价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具体零售价格。根据武汉市出台的的士费与燃料价将联动机制,当前执行的1.5元/次的燃油附加保持不变。
【业内分析】
历时最长一次降价
截至10月7日,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为-4.07%,三地油价变化率已跌破-4%,国家下调窗口开启。
记者了解到,此次调价,是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调整。
国内能源资讯机构旺息能源分析师认为,10月4日,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跌至每桶75.7美元和99.8美元。如果单纯从时点价格比较,国际市场油价从前期每桶120美元的高点回落至目前水平,下降幅度确实早就超过了4%,但从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看,有一个逐步回落的过程,近日才达到4%的调价边界条件,国家因此决定适当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
批零倒挂或成常态
记者采访到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峰,他预计,国家发改委调价后,国内成品油价格仍将高位运行,其中两大油企将继续挂出新的最高零售限价;此外,国家发改委下调成品油最高限价后,当前资源紧张的状况非但不能缓解,且存在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如果资源紧张的状况恶化,批发价格存在涨破最高零售限价的可能性,“批零倒挂”现象或成为市场常态。
旺息能源认为,当前要想实质性地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下调国内成品油零售最高限价;另一方面,国家应出台相关措施加大国内成品油资源的供应量,两者缺一不可。
【两问“调价”】
“油价下调”的消息公布后,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有车一族,其中,八成的车主表示,按装满一箱60升来算,一箱油的总价也只是变动了十几元,对每个月的用油支出没有明显影响。也有部分车主表示,能调整一点儿是一点儿,总比不调整好。
事实上,8月份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快速下跌,那么,为何现在才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相比前四次的价格上调,每升0.25元的降幅是否不够大?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是否有待完善呢?昨晚,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国内油价为何迟迟难降
按照现行定价机制,国内油价调整主要是依据国际市场一段时期内相关原油价格变动情况而定。当国际市场某种原油某一天或某几天价格变化较大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不会调整,只有当国际市场相关油种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家才会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这主要为了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国内油价频繁调整。
油价为何“涨多跌少”
2008年底,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了十六次调整,其中十升六降,价格总水平有所上升,但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上升所致。2009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总体上呈现震荡攀升态势,今年4月最高时涨幅超过200%。从国内市场看,为减缓国际油价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国家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形势、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控,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应提高70%以上,但实际仅上调了50%左右。
在成品油调价操作中,每逢国内油价需上调时,因要考虑对下游行业影响以及通胀压力,国家不仅适当控制调价幅度,还经常推迟调价时间;每逢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下跌时,国家即按当时国际市场油价与上一次调价时水平所对应的降幅及时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因此,从调价操作时间看,不存在“涨快跌慢”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