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徐之全:在基层实现价值 用行动诠释责任
发布时间: 2007-06-27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徐之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徐之全,来自竹山县边远的竹坪乡,现任竹坪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非常感谢组织上给了我这个汇报自己工作和思想的机会。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在基层实现价值,用行动诠释责任》。
  1984年3月,我被招聘为乡镇干部,就一直工作在竹山县西部边远乡镇。几十年来,我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本职工作之中,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了意志、提高了能力、锤炼了作风,在基层工作实践中升华了对群众的感情、懂得了责任的内涵和奉献的快乐。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有位领导对我说:当干部首先要能吃苦、能吃亏,堂堂正正做人、脚踏实地办事,不能拈轻怕重、偷奸耍滑。就是这简单的几句话,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我几十年做人做事的准则。1985年11月,我被安排到秦古双河口大桥建设指挥部工作。11月25日,大桥开工建设,那天正下着大雪、河水冰冷刺骨,民工们都不愿意下水清基,当时,我第一个跳下齐腰深的河水挖沙清基,一会儿下半身就冻得失去了知觉,但仍咬紧牙关坚持着。在一旁观望的民工在我的感召下,也纷纷下水挖沙。就这样我和民工在工地上同吃、同住、同劳动,一直干到腊月二十八,期间有两次为工程采购木料路过家门,我也没有顾上回家看一眼独自一人在家的老母亲,更不可能有时间置办年货了,娘儿俩就将就着过了一个清冷的春节。正月初五,我又匆匆赶到了工地。86年5月,工程进入关键阶段,年老体弱的母亲却在此时患病在床。在没有钱也没时间筹办婚礼的情况下,白天我在工地上做工,晚上就在区公所会议室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将妻子迎进家门照顾母亲。结婚的第二天,依然投入到紧张的工程建设当中。现在每次和妻子谈起那件事,心里总感到十分愧疚。但只要看到自己直接参与建设的双河口大桥时,又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是我一贯的工作作风。在我当办公室主任期间,面对的都是日常繁杂的事务。为了做好这些事务性工作,大到文件、讲话的起草,各种会议的筹备,小到来客接待、食宿安排,我总是思之再三,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做到脑勤、手勤、腿勤,确保不出现一点失误。我每天坚持6点半起床,带头打扫机关卫生,风雨无阻,寒署不变,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是竹坪人,在本乡本土开展工作,难免会受到亲情友情等因素干扰和影响,但我始终认准一个死理儿,那就是坚持原则、公事公办。1998年,我任金花管理区主任时,一个本家姑姑是计生对象,其他对象户都在观望,而我的这位姑姑思想不通,不愿执行政策,找到我要求网开一面,被我一口回绝了,并且要求村干部首先从她开始兑现,从而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本是农家子,专干农家事。92年,我调任店坪管理区总支书记。当时店坪的社情复杂、干群关系紧张,村干部动不动就“撂挑子”,乡干部不愿意去,农村各项工作搞不上去。为了解除症结,我翻山越岭、进村入户走访党员和村里的明白人,开始他们都不愿意谈论,他们觉得我去了不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会引起更大的矛盾。为了找到突破口,我走访到那一家就吃住在那一家,和他们唠家常、谈心里话,有的群众被我的诚意所打动,终于讲出了多年来关系紧张的原因。两个月的时间,走访了700多户人家,光谈话记录就用了4个笔记本。针对存在的问题,果断对四个软弱涣散的村级班子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并帮助他们理顺财务管理秩序、完善规章制度,使其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村班子问题解决后,我又将工作重心调整到引发大量民间纠纷的土地问题上。由于在土地大包干时,土地分配不合理,长期得不到调整,使矛盾越积越多。我当即承诺,用三个月的时间解决问题。于是组织干部到村入户,夜里开会,与群众一起讨论调整方案,白天下地丈亩划畔。不到两个月,就把矛盾突出的土地问题解决了,群众的心气调顺了,矛盾纠纷化解了,干群关系拉近了,店坪村的各项工作从此也走上了正轨。通过这件事,我也理解了群众,在以后解决群众矛盾时,总是深入细致的做思想工作,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从而赢得了他们的理解和信任。
  1996年进入乡领导班子,先后担任过党委副书记、乡政协联络处主任、乡人大主席,现任副书记、副乡长。尽管岗位在变、工作职责在变,但扎根基层、奉献乡亲的信念没变,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作风没变,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工作热情没变。
  2001年,乡党委、政府经过多年探索,决定通过发展茶叶产业,走产业富民之路。并决定于2001年冬首先在兴茶、周家湾两个村建千亩茶叶基地,任命我为工程指挥长。为发动群众,真正有理有据地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我到处查找资料,在《脱贫与致富》杂志上看到了茶叶可生产六大系列三十多个品种的食品和饮料,我很兴奋,觉得这是一个富民好项目,就苦口婆心动员群众停耕种茶,找家门劝朋友,带头贷款购买茶种,仅大大小小地群众会就开了30多次,最后终于做通了群众工作,建成高标准茶园5000亩。紧接着,因为建茶叶生产车间需要征地,部分群众更是不理解,甚至当面辱骂我,但我不气馁,顶着重重阻力,真到把工作做通为止。经过艰辛努力,圣水公司竹坪车间终于建成,茶叶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2004年,我负责组织竹坪安河流域灾后重建工作。面对2003年7月8日、8月9日两次洪水冲毁的千亩良田、千米河堤,重建的难度可想而知。好多群众都心恢意冷了,有的认为工程太大,短期内难以恢复;有的认为税费改革后,难以组织劳力;还有的说没有冲到我的田,我就不做工。我没有被困难吓倒,顶着炎炎烈日,一个村一个地段的测算工程量,一个村一个村的开干部会、开群众会,给他们算工程与受益的对比账,宣传政策,鼓励群众与洪灾作斗争,并以村为单位组织统一调工砌岸修堰,始终战斗在水毁复修工程第一线,连妻子作阑尾炎手术,也顾不得回家照顾一天。经过近两个月的日夜奋战,完成了五个村14个组的9000余米河堤、7000余米堰道的重建任务,实现了当年受灾当年恢复的目标,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省、市、县国土部门的充分肯定。
  我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并且担任乡镇领导干部达10余年,是组织关心和培养、群众支持和信任的结果。因此,我始终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态去对待每一项工作,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事,同时努力克服个人困难,不给组织添麻烦。每逢换届或乡镇改革之年,亲朋好友劝说抓住机会、找找关系,不能进城就调到条件好点的乡镇工作,但我从来没有为自己个人的事找过组织和领导。看着身边一批批的同事陆续被提拔重用或进城工作,我思想上从未产生过波动,因为组织上和乡亲们给予我的实在太多太多,我能做到的就是要安心基层,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家乡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