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城关镇明清村农民党员殷世林二三事
党世根 刘佳平 洪齐英
今年56岁的农民党员殷世林,无论是当村民小组长,还是当普通农民,他都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业建设中,被干部群众誉为“党员本色永不褪的孺子牛”。
1973年,殷世林应征入伍,在新疆当兵6年,多次获得团部嘉奖。1976年8月的一天,在为地方百姓拉运苞谷途中,电闪雷鸣,天降大雨,马受惊导致车翻向边沟,为救车上的一位农民,他的腰部受到重伤。当年10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由副班长提升为班长。1978年退伍回乡后,他处处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着村民,谁家有困难他都乐意帮助,谁家闹矛盾他就出面调解。2003年,他担任三组村民小组长后,抢抓国家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机遇,争取资金10余万元,组织农民建起水塔,铺设主管网4800余米,解决了116户农民的吃水难题。
2005年,县政府决定在明清砖瓦厂筹建县体育中心,将砖瓦厂迁址到明清大石沟。当明清村党支部把建砖瓦厂的重担交给他时,他异常坚定:“我保证完成任务。”他把家里的农活全部推给了妻子,一心扑在砖瓦厂建设上。在工程建设中,从征地、开通毛路到请车运输,他忙得团团转。农忙时节,妻子让他耽误几天,他却说家里的农活事小,建砖瓦厂事大,劈山炸石每天要放炮近百发,安全上丝毫马虎不得。妻子累病了,他把妻子送到村卫生室打针后,又赶到工地。从砖瓦厂筹建到竣工,不仅没发生过事故,而且按时保质完成了任务。
2007年,组干部由村干部兼任后,他仍热心公益事业。4月初,城区外环路明清路段开工建设,他积极配合镇干部做好征地和拆迁工作。他所在的三组有几户思想不通,他三番五次地上门,宣传征地拆迁的政策,讲清修公路是公益事业、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在个人利益上不要斤斤计较。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组群众纷纷主动为修路腾地、拆迁。5月3日晚,天降大雨,他在巡查中发现住在毛路上边的林涛家的砖房屋基下沉,一方面通知负责公路建设的镇领导范立奎,一方面通知林涛家人撤离。当天晚上,他和范立奎及其他镇干部帮助林涛搬家,直到晚上10点才忙完。他用自己的言行履践着党的宗旨。
党世根 刘佳平 洪齐英
今年56岁的农民党员殷世林,无论是当村民小组长,还是当普通农民,他都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业建设中,被干部群众誉为“党员本色永不褪的孺子牛”。
1973年,殷世林应征入伍,在新疆当兵6年,多次获得团部嘉奖。1976年8月的一天,在为地方百姓拉运苞谷途中,电闪雷鸣,天降大雨,马受惊导致车翻向边沟,为救车上的一位农民,他的腰部受到重伤。当年10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由副班长提升为班长。1978年退伍回乡后,他处处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着村民,谁家有困难他都乐意帮助,谁家闹矛盾他就出面调解。2003年,他担任三组村民小组长后,抢抓国家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机遇,争取资金10余万元,组织农民建起水塔,铺设主管网4800余米,解决了116户农民的吃水难题。
2005年,县政府决定在明清砖瓦厂筹建县体育中心,将砖瓦厂迁址到明清大石沟。当明清村党支部把建砖瓦厂的重担交给他时,他异常坚定:“我保证完成任务。”他把家里的农活全部推给了妻子,一心扑在砖瓦厂建设上。在工程建设中,从征地、开通毛路到请车运输,他忙得团团转。农忙时节,妻子让他耽误几天,他却说家里的农活事小,建砖瓦厂事大,劈山炸石每天要放炮近百发,安全上丝毫马虎不得。妻子累病了,他把妻子送到村卫生室打针后,又赶到工地。从砖瓦厂筹建到竣工,不仅没发生过事故,而且按时保质完成了任务。
2007年,组干部由村干部兼任后,他仍热心公益事业。4月初,城区外环路明清路段开工建设,他积极配合镇干部做好征地和拆迁工作。他所在的三组有几户思想不通,他三番五次地上门,宣传征地拆迁的政策,讲清修公路是公益事业、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在个人利益上不要斤斤计较。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组群众纷纷主动为修路腾地、拆迁。5月3日晚,天降大雨,他在巡查中发现住在毛路上边的林涛家的砖房屋基下沉,一方面通知负责公路建设的镇领导范立奎,一方面通知林涛家人撤离。当天晚上,他和范立奎及其他镇干部帮助林涛搬家,直到晚上10点才忙完。他用自己的言行履践着党的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