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新华社记者梁相斌 唐卫彬 李鹏翔
随着东风公司与法国雷诺合资“联姻”正式落户武汉,目前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15家。
湖北省正在谋求抢抓机遇,“竞进提质、升级增效”。
转变
今年10月,湖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出台相关决定,提出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是党中央对湖北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明确了湖北在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战略定位和全局使命。”
如何使湖北的经济更好、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后劲更足、实力更强?湖北决策层经过思考提出:注重运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形成的倒逼机制,做好转化方式的“加减乘除法”。
“加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武”字头老企业转型升级。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生产的重型机床设备,几乎全是国内首台首套。
“减法”。关停落后产能,为先进的产能让渡出环境容量、市场空间。今年全省淘汰落后产能涉及41家企业,估算折合工业总产值138亿元。
“乘法”。发挥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变科技潜力为现实生产力。今年前9个月,湖北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383.2亿元。
“除法”。坚持生态立省,狠抓“两型”社会建设和节能减排。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总投资12亿元,一年要“吃掉”废弃物51.5万吨,辐射湘赣鄂皖4省。
湖北省省长王国生说,要有一种“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快调快转,真调实转。否则,“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创新
“牵牛要牵牛鼻子”。湖北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战略重点全力推进。“到了创新2.0时代,是政府以企业为中心、企业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型社会。”享受“零费用”优惠政策、从美国回到武汉创业的叶毅深深感受到,政府在创新2.0时代所付出的努力,而他的公司有助于弥补中国在风电功率曲线测试和风电场后评估技术上的空白。
湖北省委主要领导坚持每月到武汉东湖高新区现场办公,推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黄金十条”,打造“人才特区”“资本特区”。今年,这里高新技术产业已达5380亿元,增长18%。
据了解,有关部门已着手制定“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正在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新的战略重心。
长江湖北段占干流长度1/3以上。近年,湖北已与湘赣皖合作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积极建设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努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的“铁肩”。
深化改革要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从制约科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李鸿忠说,湖北绝对不会单纯以GDP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水平能力的标准。要突出民生GDP,强化绿色GDP理念,要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民生八字经,也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互促共赢、协同发展。
格局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已经成为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一元”,亮起旗帜。而“一主两副”“两圈两带”“一红一绿”“壮腰工程”等战略犹如全局中的核心棋子,一步步落子到位,激活区域经济活力。
高铁时代的到来,让武汉具备更强的辐射力。武汉正在制订2049年远景发展规划,全面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梦想不再遥远。
湖北省社科院中部发展研究所所长阳小华说,由武汉、宜昌、襄阳构成的“一主两副”城市集群是湖北增长极的核心。今年,预计武汉生产总值将突破8700亿元,宜昌、襄阳将突破2700亿元。“三点支撑”“三核驱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初见成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送水在即。湖北又提出,在保障水源优质的前提下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目前,由丹江口、老河口、谷城三地抱团组建的“红河谷”城市组群,正以交通、旅游合作先行,探索汉江经济协同发展。
多点支撑、多极带动、竞相发展,“共谋发展”的精气神正在新的战略平台凝聚,必将汇成一幅百舸争流、昂扬激越的荆楚发展胜景。

随着东风公司与法国雷诺合资“联姻”正式落户武汉,目前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15家。
湖北省正在谋求抢抓机遇,“竞进提质、升级增效”。
转变
今年10月,湖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出台相关决定,提出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是党中央对湖北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明确了湖北在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战略定位和全局使命。”
如何使湖北的经济更好、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后劲更足、实力更强?湖北决策层经过思考提出:注重运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形成的倒逼机制,做好转化方式的“加减乘除法”。
“加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武”字头老企业转型升级。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生产的重型机床设备,几乎全是国内首台首套。
“减法”。关停落后产能,为先进的产能让渡出环境容量、市场空间。今年全省淘汰落后产能涉及41家企业,估算折合工业总产值138亿元。
“乘法”。发挥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变科技潜力为现实生产力。今年前9个月,湖北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383.2亿元。
“除法”。坚持生态立省,狠抓“两型”社会建设和节能减排。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总投资12亿元,一年要“吃掉”废弃物51.5万吨,辐射湘赣鄂皖4省。
湖北省省长王国生说,要有一种“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快调快转,真调实转。否则,“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创新
“牵牛要牵牛鼻子”。湖北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战略重点全力推进。“到了创新2.0时代,是政府以企业为中心、企业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型社会。”享受“零费用”优惠政策、从美国回到武汉创业的叶毅深深感受到,政府在创新2.0时代所付出的努力,而他的公司有助于弥补中国在风电功率曲线测试和风电场后评估技术上的空白。
湖北省委主要领导坚持每月到武汉东湖高新区现场办公,推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黄金十条”,打造“人才特区”“资本特区”。今年,这里高新技术产业已达5380亿元,增长18%。
据了解,有关部门已着手制定“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正在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新的战略重心。
长江湖北段占干流长度1/3以上。近年,湖北已与湘赣皖合作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积极建设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努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的“铁肩”。
深化改革要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从制约科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李鸿忠说,湖北绝对不会单纯以GDP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水平能力的标准。要突出民生GDP,强化绿色GDP理念,要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民生八字经,也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互促共赢、协同发展。
格局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已经成为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一元”,亮起旗帜。而“一主两副”“两圈两带”“一红一绿”“壮腰工程”等战略犹如全局中的核心棋子,一步步落子到位,激活区域经济活力。
高铁时代的到来,让武汉具备更强的辐射力。武汉正在制订2049年远景发展规划,全面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梦想不再遥远。
湖北省社科院中部发展研究所所长阳小华说,由武汉、宜昌、襄阳构成的“一主两副”城市集群是湖北增长极的核心。今年,预计武汉生产总值将突破8700亿元,宜昌、襄阳将突破2700亿元。“三点支撑”“三核驱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初见成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送水在即。湖北又提出,在保障水源优质的前提下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目前,由丹江口、老河口、谷城三地抱团组建的“红河谷”城市组群,正以交通、旅游合作先行,探索汉江经济协同发展。
多点支撑、多极带动、竞相发展,“共谋发展”的精气神正在新的战略平台凝聚,必将汇成一幅百舸争流、昂扬激越的荆楚发展胜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