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刘启明,中等清秀的身材,黑瘦的脸庞现出几分精明、能干。他家住在田家坝镇南坝村四组上台子,五口之家守住一间半破土房。两代人等了几十年建新房,如今建潘口电站圆了他们的新房之梦。
父辈的期盼
“我父亲在世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等潘口电站上马建新房。他临终前还在唠叨‘我这辈子怕是赶不上了,念了几十年的电站还是没个影儿’”。 刘启明心情十分沉重地说。刘启明的父亲叫刘汉洲,生前是一名共产党员,当过生产队长。他十分期盼建潘口电站,当时地质大队在田家坝石门子搞地质钻探,他经常到工地上去看热闹,总想电站早日上,自己也好建个新家,住上几间好房子,告别破烂的土屋。可惜他没有坚持到这一天,不幸在1999年82岁时逝世,大概他在九泉之下已经感受到黄金梁上撼天动地的建房场面。
顶着压力“出风头”
“我多年在上海打工,当个小包工头,每年纯收入5万多元。为了移民建房的事,今春我谢绝了上海一家老板数十个电话的邀请,呆在家里备材料,等着划分屋基建新房”。刘启明告诉笔者。6月28日那天,村上通知4组100多户人家第二天上黄金梁认领宅基地。不少村民由于对宅基地朝向、面积不够满意,扬言要拖延顶住。6月29日,刘启明早早来到黄金梁,只看见几个镇、村干部拿着皮尺、石灰、木桩等待村民的到来,等了老半天只有刘启明一人。“请你们按划分方案给我钉桩吧,好坏我都认领”。刘启明说,“我就出一回风头,当一回‘二求’”。就这样,刘启明爽快的第一个领到了宅基地,7月14日第一户在黄金梁上建房。如今,他的两层150平方米的徽派风格的小洋楼已经封顶,乔迁新家指日可待。(贺茂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