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4月26日,竹山县上庸镇法庭调解一起土地闹纠纷一案,法官运用人性化的调解,使原、被告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闹了五年土地纠纷的两家亲戚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早在2000年,家住竹山县深河乡青龙村的唐某与住本乡秦家村的亲家杜某协商,希望在杜家挨房前责任地里让给两个儿子4间宅基地,杜某考虑到是自家女婿亲兄弟,就无偿的让出了责任地。次年两兄弟各自盖起了两间两层楼房。
2005年冬月,杜某女婿的弟弟唐某在没有与任何人协商的情况下,请来挖掘机在杜某产量地荒边(唐某屋山头)开挖出三间屋基场,杜某再三向唐某声明:"此地属于我杜家所有,你不能得寸进尺",而唐某坚持占用。2012年年底,唐某又在此场建起了杂物棚。
杜某多次交涉都被拒绝,经乡村干部多次调解终无效后,杜某将唐某诉至法院。
调解时,法官张友山通过实地查看地型和多方取证后,发现地边判概不明确,很难确认土地的归属,但被告唐某从一个交通不便的青龙村能搬进交通便利的秦家村居住,是得益于亲戚杜某的恩惠,现在却得寸进尺强占他人土地据为己有,从"仁义道德"上讲是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法官张友山从仁义、伦理、道德三个方面与当事人分别交淡,他的执法态度也让原、被告倍受感动,当面调解时,他们齐声对法官说:"我服了,我让步,我退让。"双方当事人都各让一步,合理解决此次纠纷。(章承超 贺启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