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域文史
屈原曾流放郧县写下《渔父》《抽思》
发布时间: 2014-07-31 10:31 来源: 编辑:李永芳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中国屈原学会研讨“屈原与郧阳”后得出结论
屈原曾流放郧县写下《渔父》《抽思》
  屈原与郧阳有何关系?屈原或在郧县投江?23日至25日,中国屈原学会组织十余名专家学者、教授,对汉江流域郧县段进行田野调查和实地踏堪后专题研讨“屈原与郧阳”。专家学者们结合历史文献和屈原留下的作品,以及当地民俗风情和地理位置等进行研讨后得出结论,屈原曾于楚怀王十六至十七年间被迫流放郧县,在郧县生活两年,并写下《渔父》、《抽思》等流传千古的重要作品。
  记者 冰客 特约记者 方周圆 通讯员 姬廷顺 实习生 吴心怡
  屈原流放地在汉水流域
  研讨会上,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以及中国屈原学会的7位副会长和来自《光明日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专家学者、教授十余人进行研讨。
  曾考证郧县为沧浪洲和沧浪水所在地、孔子和屈原均到此听歌、十堰是沧浪文化发源地的本土屈原文化研究学者凌智民指出,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的投江地在湖南的汨罗。但到了明代,被誉为明代圣人的王船山首次提出质疑,他通过对《楚辞》的通译,发现屈原作品中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与湖南大相径庭,倒是与汉北地区相符。王船山大胆猜测,屈原根本没有流放到湖南,投江地也不在汨罗而在汉水。
  上世纪50年代,著名学者钱穆力挺王船山的观点,并撰写大量文章阐述论证了《楚辞》中的许多地名均在汉北,论证了三闾大夫与汉北的关系。但“湘、资、沅、澧”四水现在在湖南,却是一个跨不过的门槛。因此学术界出现屈原两次流放的说法,第一次流放在汉北,第二次流放在湖南,投江地在湖南。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石泉认为,现在的“湘、资、沅、澧”四水在湖南,不能证明战国时该四水在湖南。石泉通过对有关地理著作研究,证明了战国时“湘、资、沅、澧”四水在汉江流域。也就是说,屈原根本没有流放到湖南,因此沉江地不在湖南而在湖北。
  鄂君启舟节所载“四水”在汉江上游
  1957年,在安徽发现了与屈原同时代由青铜制成的鄂君启舟节,是水路运输通行凭证,该节有“湘、资、沅、澧”四水的记载。国内外著名专家对其研究认为,古“湘、资、沅、澧”四水就是今“湘、资、沅、澧”四水,并以此四水作为地理基准点,研究鄂君启舟节中出现的其它地名,以至“湘、资、沅、澧”四水在战国时期就在湖南成了定论。
  凌智民则认为,专家们认定的鄂君启舟节铭文中提到的“湘、资、沅、澧”四水就是湖南的该四水只是一种主观臆断,而铭文中所载的地名之间是有很强的逻辑关系,经过研究,其铭文中所指的湘水是现在的汉江上游,沅水是现在淅川境内的淅水,澧水是丹江的支流淇河,而专家认定的“资”字应为“滔”字,指丹江的支流滔水。也就是说,鄂君启舟节铭文中提到的“湘、资、沅、澧”四水在汉江的上游。
  屈原在郧县以西的汉江投江可能性最大
  凌智民大胆设想,既然“湘、资、沅、澧”四水在屈原生活的年代在汉江上游,那么屈原的作品中涉及的与四水有关的地点也应在汉江上游,并与作品中的人物活动有对应关系。他通过对屈原作品的分析,证实了屈原作品中人物的活动区域、活动时序、行进路线确实在汉江上游而非湖南。这也间接证明屈原根本没有流放湖南,投江地也不在湖南。
  凌智民提出,屈原的作品《渔父》和《怀沙》给出明确信息:屈原的投江地是湘水,也就是现在汉江上游的主河道区域。在屈原的作品中,屈原写得最多的是舜、湘君、湘夫人。据有关史料记载,他们就住在现在郧县青曲的汉江边。经过考古发现,屈氏的封地也在今郧西县及郧县西部的汉江边,屈原为三闾大夫和被流放时,这一带为屈原的主要活动区域。另外,郧县的西部有沧浪洲和沧浪水。因此,屈原在郧县以西的汉江投江的可能性最大。
  凌智民同时又抛出关于屈原在郧县投江留下的证据和遗迹,如屈(曲)原(远)河、沉子河、奠(店)子河、离(黎)家店、还(韩)家洲、归乡(仙)河等或变迁或演变的地名,分别证明屈原沉江、祭奠屈原、屈原的封地、屈原离家还家、屈原的姐姐居住的地方等,且堵河口至今流传着年年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
  “屈原自沉汨罗”是后人对汨罗地理位置认识出错
  《史记》中说“屈原自沉汨罗”是否错了呢?
  凌智民认为,这句话本身可能没错,只是后人对汨罗的地理位置认识出错。他指出,《汉书·地理志》载:“应劭曰,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这是将罗子国和汨罗与湖南联系起来的唯一证据。其前提是“此”字一定指湘水,湘水一定在湖南。一旦湘水不在湖南,而在汉江上游,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完全变了。据此就可以将这句话理解成“楚文王将罗子国从汉江的中游(枝江)迁徙到汉江的上游(湘江)”,这更加符合楚国的历史。
  屈原曾流放郧县写下《渔父》《抽思》
  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周秉高认为,屈原在楚怀王十六至十七年期间被迫离开郢都来到汉北,其所游历的地方至少包括郧襄一带,在此期间,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原曾被流放于汉北是学界公认的事实,其根据在于屈原的《九章·抽思》,《抽思》是屈原被流放汉北时所作。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湖北文理学院特聘教授刘刚认为,尽管屈原作《抽思》大背景在汉北,但理应有一个具体的所在。据文本考索,“北姑”即是作《抽思》之地。经过各种论证,他认为屈原被流放的汉北不仅不是大概念的汉北,而且“北姑”就符合郧县的地情地理,因此流放地就在郧县,并且在郧县作下《渔父》、《抽思》等重要作品。
  中国屈原学会专家学者通过借鉴各种历史文献及屈原留下的作品,结合郧县的风俗民情、地理位置等方面考证后,给出结论:屈原曾到过郧县,并在郧县生活两年,写下传颂千古的《渔父》、《抽思》等不朽诗文。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一周热门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