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近日,竹山论坛网友“我最敬爱毛泽东”发表的《看看竹山人行道》的帖子在网络引起热议,网民普遍反映:竹山人行道上乱停车现象严重,既影响城市形象也带来了许多不安全的隐患。也有很多网友询问大桥头停车场的建设进展情况,呼吁早日建成停车场,还市民一个安静整洁的街道。
8月26日,记者带着网友的期盼来到桥头停车场指挥部,就停车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探访。
群策群力,停车场建设有较大进展
大桥头停车场是县委、政府在2009年面向全社会公开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该项目概算总投资1800万元,规划停车面积5173平方米,停车场东接纵横大道,西临烟草公司石岸下,北连宏发路。设计全框架结构,分室内和屋顶平台露天停车,两层可停车300辆,分别设计两个7米宽出口,室内停车场分别通向宏发路和纵横大道,屋顶停车场分别通向宏发路和汽车站停车场。同时根据规划要求,停车场东北侧、北侧、西北侧将分别建设三栋9到15层商住楼,可向社会提供住房面积58000余平米。
项目建成后,能有效缓解城区道路停车及通行压力,对于提升城市品位、改变旧城面貌和该区域内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8月26日,记者走进停车场施工区,眼前是满目疮痍,施工人员和机械正在进行场平清理及“三通一平”工作。据县建设部门介绍,截止目前,停车场拆迁工作已经全部结束,项目将于9月底正式完成“三通一平”前期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挂牌招标等工作将陆续展开,具体时间安排将于近期向社会公布。
历经艰辛,拆迁工作顺利完成
停车场项目共涉及被拆迁户22户,拆迁面积6074.04平方米,征用土地面积33.677亩。但是,由于停车场处于县城黄金地段,居住人员情况复杂,拆迁难度较大,拆迁工作从2009年10月份启动以来,进展一直比较缓慢,直到去年年底拆迁工作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项目也成为压在政府心头的一块“心病”。
2010年,作为项目的牵头单位,县城建局再次把停车场定为重点市政工程项目,拆迁工作由有着丰富移民工作经验的副局长李万明牵头负责。自从接手这个 “烫手的山芋”后,可谓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拆迁工作才开始群众非常不理解,一次当李万明带领工作人员来到一家拆迁户家中后,户主直接就说:“给你们十分钟时间,有事赶紧说,我还忙的很。”工作人员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而是开始和拆迁户拉起家常,可是十分钟到了拆迁户二话不说,直接将他们赶出了家门。后来,李万明三番五次的来到这户拆迁户的家中,随着沟通的增多,他们与群众的距离渐渐的走近了,通过不断的拉家常理短李万明才知道自己面对的拆迁户还是自己的一门远房亲戚。就这样通过这种亲情式拆迁,使本来剑拔弩张的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拆迁工作也得到突破性进展。拆迁工作与7月1日全部签订拆迁协议,8月20日拆迁工作全面结束。
回顾为其半年的拆迁工作李万明笑着说:“拆迁工作的确辛苦,好多协议都是在凌晨三、四点签的,但是,通过拆迁我还结识了好几个原来不认识的远方亲戚呢!”他最后用“和谐、合法、合规”六个字总结了停车场的拆迁工作。
群众期盼,停车场还街道安宁
停车场拆迁工作的全面结束标志着建设工作即将展开,面对这样一个市民翘首期盼的工程,群众又有着怎样的呼声?记者在施洋像附近随机采访了一些群众。
市民李女士:“这一块的人行道都被出租‘霸占’了,每天送孩子上学都只好从公路上走太不安全了,修停车场真是太好了,我举双手支持。”
交警张青山:“城区道路很狭窄,机动车越来越多,修建停车场对于改变城市交通秩序非常必要,我支持。”
出租车司机张帆:“其实我们也不想把车停在路边,实在没有地方可以停车啊!停车场修好后,我第一个把车停进去。”
拆迁户吕绪安:“我家原来住的地方门外就是臭鱼塘,环境太差了,建停车场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将来还能做点小生意,我们还是很支持的。”
交警部门介绍,停车场建成后,可以提供300个停车位,届时城区内的营运车辆及附近居民都可以将车停放到指定位置。同时,也可以将部分车辆从纵横大道进行分流,对于畅通人民路的通行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党时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