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县民政局按照核实的特困人群花名册,集中下发大米30吨,棉衣棉被各3000件(床)、单衣30000件,保障五保、特困家庭有衣穿、有饭吃,安全温暖过冬。
我县既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又是多灾易灾县,长年需要救助的人群在1.2万户,4万人以上。为这类人群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是贯彻落实县党代会和“两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为此,县民政局提出了“打造优势民政,发展现代民政,构建和谐民政”工作总目标,以抓制度建设和保障服务体系的完善,推进各项惠民政策和配套管理措施落实。
一是建立完善弱势群体服务体系。组建县乡村救助工作网络,规范运作程序,使孤残弱智人群的生活得到应有保障。今年下半年,全县已组织乡镇民政干部对农村五保、特困家庭、城镇低保、孤残儿童、优抚军烈属等五类对象进行普查,分类建档立卡,进入微机分户动态监管,各类救助资金实行银行直发到个人帐户。全县已有2.6万困难人群按月从银行领“工资”,杜绝了人情救助,随意救助。明年将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扩大救助面,城镇低保将由6000人增加到1万人,农村特困救助由1.2万人扩大到2万人,农村五保做到应保尽保,集中供养率力争达到80%以上。救助资源上采取政府救助为主,充分挖掘社会潜力,强化部门服务。仅今年冬季,县直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就为帮扶单位“送温暖、献爱心”,共募集现金373840元,过冬棉衣被1.5万件(床),有效地帮助受灾群众渡过生产生活难关。二是建立完善基层政权建设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突出抓好村务公开、协会建设。三是建立完善优抚安置体系,为最可爱的人服务。摸清烈属、伤残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底数,不断深化货币安置改革,确保各种类型的安置政策能及时落实到位。四是建立完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对地名、门牌等进行统一规划设标,抓好婚姻登记和殡葬改革,倡导文明社会新风尚。(陈兴云 陈罡 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