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讯 一人带一群,一家带一村。统计显示,分布在全国大中城市的“竹溪餐馆”已达3000余家,仅在十堰和武汉两城市就达700多家。竹溪县人社部门通过“保姆式”的服务,使过去“藏在深山无人识”的“竹溪厨嫂”,成为荆楚知名劳务品牌。
目前,竹溪在外创业的厨嫂达1万多名,每年带动10余万人从事餐饮,年创收20多亿元。
独特竹溪成就厨嫂美名
昨日,在北京开连锁餐饮的陈新华致电竹溪县就业局副局长李成,请他帮助招聘15名“竹溪厨嫂”。李成说,2014年以来,该局已经培训输出了“竹溪厨嫂近万人,这些厨嫂在武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成了“香饽饽”。
“十堰市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菜品,但像竹溪菜这么有特点还真少有。每次到十堰来,我必点竹溪菜。”从武汉来十堰出差的朱先生说。
厨嫂王芸,因为能炒一手地道的竹溪菜,被十堰市一家竹溪风味餐馆老板请来当主厨,月薪4000元。这家餐馆只有6张桌子,但因为竹溪菜独特的风味,天天爆满。
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交界处,居民祖籍多从江西、湖南、陕西、四川等地迁来,饮食习俗因而兼备陕晋的酸、湘赣的辣、蜀渝的麻和荆楚的咸鲜等。同时,竹溪山林物产丰富,可供餐饮选材种类多,烹饪技法中的炒、蒸、煮、腊、泡、酿被称为竹溪“六绝”,迎合全国多数人口味,因而又有“独特美味在竹溪,酸甜麻辣总相宜”之说。
劳务品牌越炒越香
菜要做得好,需要厨师的一双巧手。
竹溪人素有男主外、女主内传统,几乎所有家庭主妇都有一手好厨艺。近年来,随着村妇陆续走出大山到外地“舞铲弄勺”,躲在深山人未识的竹溪风味随之香飘四方。
该县水坪镇40岁的村妇李苹,曾是一位普通村妇,1994年到镇办砖厂当“火头军”“炒”出名气;因有一手农家小炒绝活,先后被十堰、北京餐馆老板高薪挖走。当时,李苹的年收入是木匠丈夫的7倍。前年,在外开阔了眼界的李苹决定自主创业,夫妻俩在上海开了一家酒店,经营得风生水起。
为让“竹溪厨嫂”出外走得更远,竹溪县2000年在县就业培训中心成立厨师学校,分期分批对农村有一定烹饪基础的女性进行“专业培训”。近年又投资600万元建成一次可为200余人提供餐饮培训和就餐服务的实训基地,为更多农村妇女传授家常小炒绝活儿和传统特色菜肴烹饪技术。
不断擦亮的“竹溪厨嫂”劳务品牌越叫越响,市场上“竹溪厨嫂”供不应求。去年底,湖北省第三批“十大劳务品牌”名单出炉,“竹溪厨师”名列其中。
竹溪厨嫂“钱”景无限
王芳今年回竹溪向坝老家过年,但她正月初二就顾不上陪家人,到四邻八乡家串门——物色厨嫂去了。
王芳是武汉一家竹溪菜馆的主厨,月薪8000元。因餐馆生意越来越好,老板决定扩大规模,在繁华地段选了一个大门面。装修期间,老板要她回家招募七八个帮手,可她至今才招到4名。老板开的工资不低,月薪3000元以上,干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各自表现,还有提升空间。
“我们这儿学员常年供不应求,许多学员往往还没毕业便已被北京、上海、武汉等大中城市宾馆餐厅抢走。”竹溪县就业局局长方泽友介绍,该县近10年已累计培训“厨嫂”1万多名。
据初步统计,“竹溪餐馆”遍布全国大中城市,总数达3000余家,仅在十堰和武汉两城市就多达700多家。自立门户或为他人掌勺的“竹溪厨嫂”1万多名,共带动10多万余人从事餐饮业,年创收20多亿元。

目前,竹溪在外创业的厨嫂达1万多名,每年带动10余万人从事餐饮,年创收20多亿元。
独特竹溪成就厨嫂美名
昨日,在北京开连锁餐饮的陈新华致电竹溪县就业局副局长李成,请他帮助招聘15名“竹溪厨嫂”。李成说,2014年以来,该局已经培训输出了“竹溪厨嫂近万人,这些厨嫂在武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成了“香饽饽”。
“十堰市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菜品,但像竹溪菜这么有特点还真少有。每次到十堰来,我必点竹溪菜。”从武汉来十堰出差的朱先生说。
厨嫂王芸,因为能炒一手地道的竹溪菜,被十堰市一家竹溪风味餐馆老板请来当主厨,月薪4000元。这家餐馆只有6张桌子,但因为竹溪菜独特的风味,天天爆满。
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交界处,居民祖籍多从江西、湖南、陕西、四川等地迁来,饮食习俗因而兼备陕晋的酸、湘赣的辣、蜀渝的麻和荆楚的咸鲜等。同时,竹溪山林物产丰富,可供餐饮选材种类多,烹饪技法中的炒、蒸、煮、腊、泡、酿被称为竹溪“六绝”,迎合全国多数人口味,因而又有“独特美味在竹溪,酸甜麻辣总相宜”之说。
劳务品牌越炒越香
菜要做得好,需要厨师的一双巧手。
竹溪人素有男主外、女主内传统,几乎所有家庭主妇都有一手好厨艺。近年来,随着村妇陆续走出大山到外地“舞铲弄勺”,躲在深山人未识的竹溪风味随之香飘四方。
该县水坪镇40岁的村妇李苹,曾是一位普通村妇,1994年到镇办砖厂当“火头军”“炒”出名气;因有一手农家小炒绝活,先后被十堰、北京餐馆老板高薪挖走。当时,李苹的年收入是木匠丈夫的7倍。前年,在外开阔了眼界的李苹决定自主创业,夫妻俩在上海开了一家酒店,经营得风生水起。
为让“竹溪厨嫂”出外走得更远,竹溪县2000年在县就业培训中心成立厨师学校,分期分批对农村有一定烹饪基础的女性进行“专业培训”。近年又投资600万元建成一次可为200余人提供餐饮培训和就餐服务的实训基地,为更多农村妇女传授家常小炒绝活儿和传统特色菜肴烹饪技术。
不断擦亮的“竹溪厨嫂”劳务品牌越叫越响,市场上“竹溪厨嫂”供不应求。去年底,湖北省第三批“十大劳务品牌”名单出炉,“竹溪厨师”名列其中。
竹溪厨嫂“钱”景无限
王芳今年回竹溪向坝老家过年,但她正月初二就顾不上陪家人,到四邻八乡家串门——物色厨嫂去了。
王芳是武汉一家竹溪菜馆的主厨,月薪8000元。因餐馆生意越来越好,老板决定扩大规模,在繁华地段选了一个大门面。装修期间,老板要她回家招募七八个帮手,可她至今才招到4名。老板开的工资不低,月薪3000元以上,干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各自表现,还有提升空间。
“我们这儿学员常年供不应求,许多学员往往还没毕业便已被北京、上海、武汉等大中城市宾馆餐厅抢走。”竹溪县就业局局长方泽友介绍,该县近10年已累计培训“厨嫂”1万多名。
据初步统计,“竹溪餐馆”遍布全国大中城市,总数达3000余家,仅在十堰和武汉两城市就多达700多家。自立门户或为他人掌勺的“竹溪厨嫂”1万多名,共带动10多万余人从事餐饮业,年创收20多亿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