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林
武陵峡,在竹山堵河上游官渡镇境内,呈东西走向,峡全长30余里,平均宽度20米,切割深度1000余米,是秦岭地台与杨子准地台的结合部。是古地理意义上南北地界分界标记,也是李四光命名的青峰大断裂带。该峡属喀斯特地貌,峡内涧峡纵横,溪河交错,壁立千仞,怪石嵯峨。三步一潭,五步一瀑,具有鬼斧神工般的雄奇和清幽灵透的秀美。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珙桐、银杏、红豆杉等二十多种珍稀树种和金丝猴、大鲵、熊、金钱豹等三十多种珍稀动物。
华中科技大学张良皋教授,长期致力“桃花源”文化现象研究,多次到竹山官渡武陵峡桃花源考察后得出结论:“这里就是桃花源的真正发源地。”并挥毫赋诗:“武陵何处觅真源,莫见桃花便泊船。邻郡若逢刘子骥,问讯焉肯到湖南。”2004年,随着松树岭电站建成蓄水,驴头峡漂流和武陵峡入口处的美景已不复见,成为绝唱;很多故事和传说,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人淡忘。
笔者曾在官渡工作生活多年,多次在驴头峡漂流、到武陵峡探幽。虽离别经年,回首往事,其情其景,仍历历在目,为留记忆和乡愁,作是歌,以记之。
常忆昔日黄金周,为访胜景曾壮游(1)。
且向华中探秘境(2),特向堵水觅源头。
秘境寻幽第一关,逆水行舟不畏难。
纤绳拽起千层浪,竹篙点破万重山。
峡口门户久不开(3),游人到此正徘徊。
欣逢开放春潮动,无限风光伴我来。
一泓圣水洒白莲(4),万点珍珠落玉盘。
教主敛容登宝座(5),帝子乘风下九天。
高峡万仞接苍穹,深潭千丈锁蛟龙。
危峰峻岭神仙洞,天窗地缝老龙宫(6)。
野人峡谷访野人,野人故事久传闻(7)。
不是山精和猿猴,千古之谜待探寻。
万古冰川寻旧踪(8),梭椤古树露峥嵘(9)。
叶茂枝繁飞彩凤,根深蒂固走蟠龙。
珙桐花开珙桐林(10),翩翩彩蝶舞缤纷。
风吹古木六月雪,日照青山一片银。
桃源洞口觅桃源(11),踏破幽谷第九关。
一步跋涉一回首,九曲回肠九重天。
神农药圃访神农,百草园中沐春风(12)。
莽林古树千重障,琼花瑞草万山茏。
巴王洞府说巴王(13),楚水巴山源流长。
巴山古是瘴疠地,堵河如今鱼米乡。
伏羲神洞梦伏羲(14),万古洪荒启翠微。
三皇五帝今何在?巴山楚水尽朝晖。
小桥流水绕曲栏,竹篱茅舍乐陶然。
桃源人家猴居士(15),秘境相逢是前缘。
飞狐黄彪嬉大鲵,猕猴熊豹闹林溪。
悠闲最是多情鸟,桃花源中比翼飞。
峨峨青峰插碧天,滔滔松岭泻流泉。
曲径通幽桃花源,瑶池遗珠落人间。
驴头峡里荡小舟,惊涛骇浪任漂流。
两岸猿啼惊天险,一行鹤唳起绿洲。
官渡索桥铁索长,堵河车渡正繁忙(16)。
谁知今日繁华地,曾是当年古战场(17)。
板石亭台玉栏杆,雅室精舍能修禅。
自古幽谷出瑰宝,优质板材隐深山(18)。
探幽何处觅真源?武陵峡里有洞天。
山如碧螺水似带,林岫重掩起炊烟。
秘境有山皆珍肴(19),堵河无水不河鲜。
官渡名厨源川鄂,田园家酿醉诗仙。
一曲山歌唱辉煌,薅草锣鼓响四方。
歌唱今日新生活,幸福日子万年长(20)。
官渡漂流成绝唱,武陵传奇渐消亡。
我今赋之留回忆,化作乡愁入梦乡。
注:
1、黄金周: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2008年“五一”黄金周被取消,改为短假期,共三天;壮游:相当于现代驴友的探险游。这是一种古老的旅游形式,始于唐代,有杜甫的自传式诗《壮游诗》为证。而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就是对壮游的最好阐述。
2、华中秘境:官渡武陵峡被誉为“华中秘境”。
3、峡口:指武陵峡的峡口。
4、圣水洒白莲:指武陵峡口出的“白莲圣水”景观。
5、教主:据华赋桂先生的长篇小说《白莲美教主》载,白莲教教主王聪儿曾在武陵峡四方寨驻兵。
6、神仙洞、老龙宫:皆为武陵峡里面的溶洞名称。
7、野人峡:武陵峡又叫野人峡。传说曾在这里面发现过野人。中科院野考队曾在这里面驻扎、野考。
8、万古冰川:武陵峡中有很多冰臼,乃冰川时期遗留。
9、梭椤:梭椤树又叫七叶树,为七叶树科落叶乔木,是世界上著名的园艺观赏树种,我国仅有少量分布,被国家列为珍稀树种之一,武陵峡中存有古梭椤树群,其根系发达,露出地面部分如游龙蜿蜒。
10、珙桐:珙桐树,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武陵峡中也发现了大量野生珙桐。已被国家列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世界著名珍贵观赏树,堪称植物界的“活化石”。珙桐阳历五月上旬开花,花期四十多天,花开时乳白色的花瓣如飞舞的白兰鸽,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又称“鸽子花树”。
11、桃源洞:武陵峡,是桃花源的原型地,峡中的第九个景点是桃源洞。
12、神农药圃、百草园:皆为武陵峡里面的景点名称。
13、巴王洞府:武陵峡里面的一个溶洞景点,传说古巴人曾在这里面栖居。
14、伏羲神洞:武陵峡里面的一个溶洞景点,传说伏羲曾在这个洞里推演先天八卦。
15、桃源人家、猴居士:桃源人家,是武陵峡里面的一个农户住家,竹篱茅舍、石桥溪流,颇有桃源遗风;养的一个小猕猴,颇有灵性,取名猴居士。
16、堵河车渡:官渡当时交通不便,车辆过河靠船摆渡。
17、古战场:官渡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乃秦将白起所筑,秦、楚曾多次在此交战;明成化年间,设千户所戍守。
18、板石:板石也称为板岩,是一种可上溯到奥陶纪(5.5亿年前)的沉积源变质岩,因为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所以也称“硅板石”。因为板石不含对人体有害元素,无放射性,作为一种高档的建筑及装饰材料成为欧美发达国家贵族、豪门修建华堂精舍的首选建材,并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黑屋顶文化”。官渡盛产黑板石,产品远销国内外。
19、有山皆珍肴:官渡山上盛产竹笋、香椿、木耳、香菇等山珍;河里盛产泉鱼、桂鱼、鲶鱼、甲鱼、娃娃鱼等河鲜。
20、薅草锣鼓:薅草锣鼓,又称山锣鼓,是官渡民间习俗之一。官渡大人稀,过去在播种、薅草等突击性劳动时,人们便自由组合成20--30人的劳动集体,相互换工互助。劳动时,由两名打唱艺人一边敲鼓打锣,一边唱歌。人群排着整齐的劳动阵势,在有节奏的锣鼓声和歌声中紧张而愉快地劳动。“早晨来时雾沉沉,只听锣鼓未见人,双手拨开云和雾,满山都是种田人。”这首民歌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劳动场面。2002年,官渡镇被文化部授予“民歌之乡”的称号。
(作者系县旅游局退休干部)
武陵峡,在竹山堵河上游官渡镇境内,呈东西走向,峡全长30余里,平均宽度20米,切割深度1000余米,是秦岭地台与杨子准地台的结合部。是古地理意义上南北地界分界标记,也是李四光命名的青峰大断裂带。该峡属喀斯特地貌,峡内涧峡纵横,溪河交错,壁立千仞,怪石嵯峨。三步一潭,五步一瀑,具有鬼斧神工般的雄奇和清幽灵透的秀美。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珙桐、银杏、红豆杉等二十多种珍稀树种和金丝猴、大鲵、熊、金钱豹等三十多种珍稀动物。
华中科技大学张良皋教授,长期致力“桃花源”文化现象研究,多次到竹山官渡武陵峡桃花源考察后得出结论:“这里就是桃花源的真正发源地。”并挥毫赋诗:“武陵何处觅真源,莫见桃花便泊船。邻郡若逢刘子骥,问讯焉肯到湖南。”2004年,随着松树岭电站建成蓄水,驴头峡漂流和武陵峡入口处的美景已不复见,成为绝唱;很多故事和传说,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人淡忘。
笔者曾在官渡工作生活多年,多次在驴头峡漂流、到武陵峡探幽。虽离别经年,回首往事,其情其景,仍历历在目,为留记忆和乡愁,作是歌,以记之。
常忆昔日黄金周,为访胜景曾壮游(1)。
且向华中探秘境(2),特向堵水觅源头。
秘境寻幽第一关,逆水行舟不畏难。
纤绳拽起千层浪,竹篙点破万重山。
峡口门户久不开(3),游人到此正徘徊。
欣逢开放春潮动,无限风光伴我来。
一泓圣水洒白莲(4),万点珍珠落玉盘。
教主敛容登宝座(5),帝子乘风下九天。
高峡万仞接苍穹,深潭千丈锁蛟龙。
危峰峻岭神仙洞,天窗地缝老龙宫(6)。
野人峡谷访野人,野人故事久传闻(7)。
不是山精和猿猴,千古之谜待探寻。
万古冰川寻旧踪(8),梭椤古树露峥嵘(9)。
叶茂枝繁飞彩凤,根深蒂固走蟠龙。
珙桐花开珙桐林(10),翩翩彩蝶舞缤纷。
风吹古木六月雪,日照青山一片银。
桃源洞口觅桃源(11),踏破幽谷第九关。
一步跋涉一回首,九曲回肠九重天。
神农药圃访神农,百草园中沐春风(12)。
莽林古树千重障,琼花瑞草万山茏。
巴王洞府说巴王(13),楚水巴山源流长。
巴山古是瘴疠地,堵河如今鱼米乡。
伏羲神洞梦伏羲(14),万古洪荒启翠微。
三皇五帝今何在?巴山楚水尽朝晖。
小桥流水绕曲栏,竹篱茅舍乐陶然。
桃源人家猴居士(15),秘境相逢是前缘。
飞狐黄彪嬉大鲵,猕猴熊豹闹林溪。
悠闲最是多情鸟,桃花源中比翼飞。
峨峨青峰插碧天,滔滔松岭泻流泉。
曲径通幽桃花源,瑶池遗珠落人间。
驴头峡里荡小舟,惊涛骇浪任漂流。
两岸猿啼惊天险,一行鹤唳起绿洲。
官渡索桥铁索长,堵河车渡正繁忙(16)。
谁知今日繁华地,曾是当年古战场(17)。
板石亭台玉栏杆,雅室精舍能修禅。
自古幽谷出瑰宝,优质板材隐深山(18)。
探幽何处觅真源?武陵峡里有洞天。
山如碧螺水似带,林岫重掩起炊烟。
秘境有山皆珍肴(19),堵河无水不河鲜。
官渡名厨源川鄂,田园家酿醉诗仙。
一曲山歌唱辉煌,薅草锣鼓响四方。
歌唱今日新生活,幸福日子万年长(20)。
官渡漂流成绝唱,武陵传奇渐消亡。
我今赋之留回忆,化作乡愁入梦乡。
注:
1、黄金周: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2008年“五一”黄金周被取消,改为短假期,共三天;壮游:相当于现代驴友的探险游。这是一种古老的旅游形式,始于唐代,有杜甫的自传式诗《壮游诗》为证。而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就是对壮游的最好阐述。
2、华中秘境:官渡武陵峡被誉为“华中秘境”。
3、峡口:指武陵峡的峡口。
4、圣水洒白莲:指武陵峡口出的“白莲圣水”景观。
5、教主:据华赋桂先生的长篇小说《白莲美教主》载,白莲教教主王聪儿曾在武陵峡四方寨驻兵。
6、神仙洞、老龙宫:皆为武陵峡里面的溶洞名称。
7、野人峡:武陵峡又叫野人峡。传说曾在这里面发现过野人。中科院野考队曾在这里面驻扎、野考。
8、万古冰川:武陵峡中有很多冰臼,乃冰川时期遗留。
9、梭椤:梭椤树又叫七叶树,为七叶树科落叶乔木,是世界上著名的园艺观赏树种,我国仅有少量分布,被国家列为珍稀树种之一,武陵峡中存有古梭椤树群,其根系发达,露出地面部分如游龙蜿蜒。
10、珙桐:珙桐树,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武陵峡中也发现了大量野生珙桐。已被国家列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世界著名珍贵观赏树,堪称植物界的“活化石”。珙桐阳历五月上旬开花,花期四十多天,花开时乳白色的花瓣如飞舞的白兰鸽,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又称“鸽子花树”。
11、桃源洞:武陵峡,是桃花源的原型地,峡中的第九个景点是桃源洞。
12、神农药圃、百草园:皆为武陵峡里面的景点名称。
13、巴王洞府:武陵峡里面的一个溶洞景点,传说古巴人曾在这里面栖居。
14、伏羲神洞:武陵峡里面的一个溶洞景点,传说伏羲曾在这个洞里推演先天八卦。
15、桃源人家、猴居士:桃源人家,是武陵峡里面的一个农户住家,竹篱茅舍、石桥溪流,颇有桃源遗风;养的一个小猕猴,颇有灵性,取名猴居士。
16、堵河车渡:官渡当时交通不便,车辆过河靠船摆渡。
17、古战场:官渡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乃秦将白起所筑,秦、楚曾多次在此交战;明成化年间,设千户所戍守。
18、板石:板石也称为板岩,是一种可上溯到奥陶纪(5.5亿年前)的沉积源变质岩,因为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所以也称“硅板石”。因为板石不含对人体有害元素,无放射性,作为一种高档的建筑及装饰材料成为欧美发达国家贵族、豪门修建华堂精舍的首选建材,并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黑屋顶文化”。官渡盛产黑板石,产品远销国内外。
19、有山皆珍肴:官渡山上盛产竹笋、香椿、木耳、香菇等山珍;河里盛产泉鱼、桂鱼、鲶鱼、甲鱼、娃娃鱼等河鲜。
20、薅草锣鼓:薅草锣鼓,又称山锣鼓,是官渡民间习俗之一。官渡大人稀,过去在播种、薅草等突击性劳动时,人们便自由组合成20--30人的劳动集体,相互换工互助。劳动时,由两名打唱艺人一边敲鼓打锣,一边唱歌。人群排着整齐的劳动阵势,在有节奏的锣鼓声和歌声中紧张而愉快地劳动。“早晨来时雾沉沉,只听锣鼓未见人,双手拨开云和雾,满山都是种田人。”这首民歌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劳动场面。2002年,官渡镇被文化部授予“民歌之乡”的称号。
(作者系县旅游局退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