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一只氢气球从天而降,落在丹江口市均县镇一个小区广场上。随后,氢气球闪爆,导致7人被灼伤(本报3月31日曾报道)。当地警方经多方查询,已于昨日查清氢气球来源:200多公里外的陕西省安康市。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何利 通讯员 马洪波
氢气球广场闪爆灼伤7人
“砰”一声巨响过后,传来孩子的哭声、大人的惨叫声。3月28日上午,这一幕发生在丹江口市均县镇一个小区广场上。
当日上午,一只鲜红的氢气球从天而降,落在人头攒动的广场上。随后,几个顽皮的孩子将氢气球弄到广场一角,当玩具玩起来。跟孩子们一起围着气球看热闹的,还有几个看护孩子的大人。
谁知,几分钟后,氢气球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闪爆,导致附近7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包括4个大人和3个小孩。后经医院检查,7人全部为灼伤,灼伤部位包括面部、手部等裸露位置,好在都没有生命危险。
十多个小时飞行200多公里
事发后,丹江口市公安局均县派出所立即介入调查。民警发现,该氢气球爆炸后虽已面目全非,但其下方还挂着一截条幅,上面有“安康”等字样。
根据此线索,警方初步判定这只造成7人受伤的氢气球可能来自陕西省安康市。3月31日,均县派出所民警赶赴200多公里外的安康市,顺利找到这只氢气球所属的某广告公司。
后在安康市气象局等当地部门协助下,涉事广告公司负责人承认氢气球从某商业庆典现场飞走的事实。经均县派出所民警协商,该公司同意承担相应责任。3月31日下午,该广告公司安排专人赶到十堰,向伤者支付了前期2万元的医药费。
警方了解到,3月27日下午,安康市一企业举行商业庆典,该广告公司承担庆典活动的会场布置。按照合同要求,广告公司在现场布置了多只氢气球,其中一只气球中途飞走。没想到,这只气球经过十几个小时飞行,竟飞到距安康200多公里的十堰丹江口市均县镇。
熊孩子解开绑气球的绳子
此外,警方还查清了这只氢气球从庆典会场飞走的全部过程,“肇事者”是一个小男孩儿。
原来,3月27日17时左右,一个小男孩跟着家人一起到活动现场看热闹,后来,顽皮的孩子趁人不注意,顺手解开了原本绑在氢气球上的绳子,氢气球立即飞上了天。
据该广告公司介绍,当天下午这只气球飞走后不久,工作人员便发现了,但气球已经升空,他们也无法控制。
“我们还找到了那个男孩的家长,但也没有办法将已经飞走的气球追回来。哪想到它会一路飞到湖北,还伤了人。”该广告公司负责人说。
延伸
氢气球爆炸伤人事件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记者在百度搜索发现,类似的氢气球爆炸伤人事件全国各地几乎年年都有发生。
2011年10月,一只商业广告用氢气球从武汉飘行千里后,炸伤江苏3名村民;2012年11月,西安市一只绑在路旁的广告氢气球突然爆炸,将路过的一辆中巴车车窗玻璃震碎,导致多人受伤;2014年2月,一只氢气球从河南飞抵江苏徐州后爆炸,伤4人;2014年10月,南京市一男子在放飞广告用氢气球时爆炸,导致自己的车辆被毁,人也被炸伤。
那么,这些频频引发灾祸的氢气球,到底有没有一家权力部门能对其实施监管?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我国《民航法》规定:在大型集会上使用直径超过一定规模的氢气球时,活动主办方要报备,比如要标明使用时间和气球尺寸。
此外,我国法律规定,如果氢气球需要放飞,在放飞之前则需要向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报批。市民如果发现有人私自放飞氢气球,应及时报告飞行管制部门及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玩具类氢气球威力同样堪比炸弹
除了常见的商业广告类氢气球,街头常见的儿童玩具类氢气球的爆炸威力同样堪比炸弹,因为这些能飞的气球里,大多充装的是易燃易爆气体,静电、吸烟、太阳暴晒等因素都可引起氢气球的爆炸。当氢气含量达到4%——74.2%时,遇到静电就会摩擦自燃。现在人们穿的衣服、还有车内的坐垫都是化纤的,容易产生静电,而且车内空间相对密闭、温度也高,当静电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火花,引起气球自燃甚至爆炸。
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8日,湖南娄底市小学生小敏在放学途中让妈妈买了一只“小兔子”氢气球,回家后将氢气球系在家中餐厅的椅子上。几分钟后,氢气球无端爆炸,餐厅天花板被炸得乌黑,好在无人受伤。
3月14日,安徽男子陈某跟3位朋友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其间他一手举着朋友送的氢气球、一手端着点燃蜡烛的生日蛋糕,不料,蜡烛的火焰与氢气球相碰,氢气球瞬间爆炸,在场4人全部受伤。
其实,除了这些已充好气的玩具氢气球,充气工具及充气过程也都危险重重。
2008年2月8日(大年初二)中午,十堰59岁的退休女职工王某在人民广场北面的超市门口卖小玩具,两米开外,卖气球的中年女子郑某在用氢气罐充气球。12时50分,氢气罐突然发生爆炸,强大的气流推动着罐体直奔王某,毫无防备的她被冲倒在地,双腿被冲断。现场留下斑斑血迹,连广场对面的大理石花坛也被氢气罐撞出一个洞。后经医院救治,王某左腿接活,右腿截肢。
记者查阅全国各地新闻报道发现,儿童玩具类氢气球制造的悲剧案例不胜枚举。
提个醒:最好别给孩子买氢气球玩
其实,国家早就规定,储运气体及充灌、回收气球必须严格遵守消防、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管理等有关规定。制作气球应当灌充安全的惰性气体,比如氦气。
商贩为何置国家规定于不顾,依然使用氢气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氢气比氦气便宜。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氦气的价格几乎是氢气的10倍左右,所以兜售儿童玩具气球的商贩,基本都会选择用氢气替代氦气来降低成本。还有商贩用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充装气球,有专家表示,如果是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就更容易被点燃或者发生爆炸。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呢?其实,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别购买充有氢气的玩具气球。
市安监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最好不要给孩子购买氢气球类玩具,如果看到非法充装氢气球行为,可拨打12350举报。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何利 通讯员 马洪波
氢气球广场闪爆灼伤7人
“砰”一声巨响过后,传来孩子的哭声、大人的惨叫声。3月28日上午,这一幕发生在丹江口市均县镇一个小区广场上。
当日上午,一只鲜红的氢气球从天而降,落在人头攒动的广场上。随后,几个顽皮的孩子将氢气球弄到广场一角,当玩具玩起来。跟孩子们一起围着气球看热闹的,还有几个看护孩子的大人。
谁知,几分钟后,氢气球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闪爆,导致附近7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包括4个大人和3个小孩。后经医院检查,7人全部为灼伤,灼伤部位包括面部、手部等裸露位置,好在都没有生命危险。
十多个小时飞行200多公里
事发后,丹江口市公安局均县派出所立即介入调查。民警发现,该氢气球爆炸后虽已面目全非,但其下方还挂着一截条幅,上面有“安康”等字样。
根据此线索,警方初步判定这只造成7人受伤的氢气球可能来自陕西省安康市。3月31日,均县派出所民警赶赴200多公里外的安康市,顺利找到这只氢气球所属的某广告公司。
后在安康市气象局等当地部门协助下,涉事广告公司负责人承认氢气球从某商业庆典现场飞走的事实。经均县派出所民警协商,该公司同意承担相应责任。3月31日下午,该广告公司安排专人赶到十堰,向伤者支付了前期2万元的医药费。
警方了解到,3月27日下午,安康市一企业举行商业庆典,该广告公司承担庆典活动的会场布置。按照合同要求,广告公司在现场布置了多只氢气球,其中一只气球中途飞走。没想到,这只气球经过十几个小时飞行,竟飞到距安康200多公里的十堰丹江口市均县镇。
熊孩子解开绑气球的绳子
此外,警方还查清了这只氢气球从庆典会场飞走的全部过程,“肇事者”是一个小男孩儿。
原来,3月27日17时左右,一个小男孩跟着家人一起到活动现场看热闹,后来,顽皮的孩子趁人不注意,顺手解开了原本绑在氢气球上的绳子,氢气球立即飞上了天。
据该广告公司介绍,当天下午这只气球飞走后不久,工作人员便发现了,但气球已经升空,他们也无法控制。
“我们还找到了那个男孩的家长,但也没有办法将已经飞走的气球追回来。哪想到它会一路飞到湖北,还伤了人。”该广告公司负责人说。
延伸
氢气球爆炸伤人事件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记者在百度搜索发现,类似的氢气球爆炸伤人事件全国各地几乎年年都有发生。
2011年10月,一只商业广告用氢气球从武汉飘行千里后,炸伤江苏3名村民;2012年11月,西安市一只绑在路旁的广告氢气球突然爆炸,将路过的一辆中巴车车窗玻璃震碎,导致多人受伤;2014年2月,一只氢气球从河南飞抵江苏徐州后爆炸,伤4人;2014年10月,南京市一男子在放飞广告用氢气球时爆炸,导致自己的车辆被毁,人也被炸伤。
那么,这些频频引发灾祸的氢气球,到底有没有一家权力部门能对其实施监管?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我国《民航法》规定:在大型集会上使用直径超过一定规模的氢气球时,活动主办方要报备,比如要标明使用时间和气球尺寸。
此外,我国法律规定,如果氢气球需要放飞,在放飞之前则需要向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报批。市民如果发现有人私自放飞氢气球,应及时报告飞行管制部门及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玩具类氢气球威力同样堪比炸弹
除了常见的商业广告类氢气球,街头常见的儿童玩具类氢气球的爆炸威力同样堪比炸弹,因为这些能飞的气球里,大多充装的是易燃易爆气体,静电、吸烟、太阳暴晒等因素都可引起氢气球的爆炸。当氢气含量达到4%——74.2%时,遇到静电就会摩擦自燃。现在人们穿的衣服、还有车内的坐垫都是化纤的,容易产生静电,而且车内空间相对密闭、温度也高,当静电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火花,引起气球自燃甚至爆炸。
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8日,湖南娄底市小学生小敏在放学途中让妈妈买了一只“小兔子”氢气球,回家后将氢气球系在家中餐厅的椅子上。几分钟后,氢气球无端爆炸,餐厅天花板被炸得乌黑,好在无人受伤。
3月14日,安徽男子陈某跟3位朋友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其间他一手举着朋友送的氢气球、一手端着点燃蜡烛的生日蛋糕,不料,蜡烛的火焰与氢气球相碰,氢气球瞬间爆炸,在场4人全部受伤。
其实,除了这些已充好气的玩具氢气球,充气工具及充气过程也都危险重重。
2008年2月8日(大年初二)中午,十堰59岁的退休女职工王某在人民广场北面的超市门口卖小玩具,两米开外,卖气球的中年女子郑某在用氢气罐充气球。12时50分,氢气罐突然发生爆炸,强大的气流推动着罐体直奔王某,毫无防备的她被冲倒在地,双腿被冲断。现场留下斑斑血迹,连广场对面的大理石花坛也被氢气罐撞出一个洞。后经医院救治,王某左腿接活,右腿截肢。
记者查阅全国各地新闻报道发现,儿童玩具类氢气球制造的悲剧案例不胜枚举。
提个醒:最好别给孩子买氢气球玩
其实,国家早就规定,储运气体及充灌、回收气球必须严格遵守消防、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管理等有关规定。制作气球应当灌充安全的惰性气体,比如氦气。
商贩为何置国家规定于不顾,依然使用氢气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氢气比氦气便宜。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氦气的价格几乎是氢气的10倍左右,所以兜售儿童玩具气球的商贩,基本都会选择用氢气替代氦气来降低成本。还有商贩用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充装气球,有专家表示,如果是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就更容易被点燃或者发生爆炸。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呢?其实,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别购买充有氢气的玩具气球。
市安监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最好不要给孩子购买氢气球类玩具,如果看到非法充装氢气球行为,可拨打12350举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