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筑牢绿色发展的根基
发布时间: 2016-08-05 09:03 来源: 编辑:岳文静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兰瑞文 陶德斌
  盛夏时节,竹山竹溪满目苍翠、绿意盎然,处处充满绿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8月2日至4日,市委书记周霁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歌莺等一起,深入竹山县、竹溪县部分乡镇,认真调研精准扶贫、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国有林场改革等工作。
  得胜、秦古、竹坪、汇湾、泉溪、天宝、桃源、官渡、上庸等乡镇和八卦山、九华山等林场地处巴山深处,道路蜿蜒崎岖。周霁一行冒着酷暑,翻山越岭,进村庄、访农户、看产业、察项目、问民生、查详情,与基层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共话农村绿色发展。
  推进扶贫搬迁 确保首战必胜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五个一批”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和头号工程。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情况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面临哪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周霁一行先后来到竹山县竹坪乡安河口村、竹溪县汇湾镇柳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认真察看安置小区建设进展情况。
  安河口村锁定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126户402人,安置小区规划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房屋建设总投资736万元,目前已完成场平工程,部分房屋开始建设。柳丰村有搬迁意愿的贫困户80户,该村规划建设3处集中安置点,其中庙梁安置点已基本建成,可安置38户,部分村民已迁居新家。
  周霁走进安置小区建设工地和部分搬迁户家中,与搬迁群众和基层干部研究探讨易地搬迁建房的规划选址、房型选择、房屋面积等,了解群众的真实意愿。他说,易地扶贫搬迁是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贫困户千万不能举债建房,一定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控制建房规模,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吃透政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扎实推进,确保首战必胜。
  做强绿色产业 提供有力支撑
  竹山竹溪生态良好、资源丰富,优越的自然生态,是两县发展绿色经济的最大优势。
  在竹坪乡无性系茶叶产业扶贫基地、九华山林场金线莲扶贫产业基地等处,周霁详细询问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等情况;在湖北星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他向企业负责人认真了解项目建设等情况;在得胜镇大桥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他深入了解农村电商发展及农产品营销等情况;在汇湾镇曾家寨,他实地研究推进乡村旅游扶贫的方法措施;在八卦山、九华山等林场,他对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林下经济提出指导意见。
  华彬集团高端矿泉水基地位于竹溪县桃源乡丹霞山,项目规划用地120亩,一期总投资6.6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年产30万吨高端矿泉水。华彬集团计划在此再造一个“红牛”,把竹溪优质水资源推向世界。周霁强调要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促进项目安全高效快速推进,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效果。
  “一定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优做强绿色产业,变‘绿色’为‘金色’,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周霁要求,要牢固树立“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经济化”的理念,依托优质农特产品资源,大力引进、培育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做大做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提质增效。
  他强调,产业扶贫是精准脱贫的核心内容,要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以产业建设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走出精准产业扶贫的新路子。要紧紧抓住精准扶贫关键环节,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加速脱贫攻坚步伐,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关爱留守儿童 服务脱贫攻坚
  暑假里,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得怎么样?周霁一直牵挂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2日下午3时许,竹山县秦古镇天英儿童托管中心,几十名刚刚午休起来的留守儿童,在教室里温习功课。墙壁上张贴的安全教育画报和名人名言引人注目。
  “你们在这里生活得好吗?想爸爸妈妈了怎么办?”周霁来到他们中间,俯下身子与他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我们在这里学习生活得好,想爸爸妈妈时就跟他们视频说话。”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这家托管中心除了为留守儿童年提供学习辅导外,还特别注重亲情互动、安全教育和心理抚慰,设置亲情连接室,方便孩子们与远在外地务工的父母视频交流,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得到安慰。
  “你做得很好,你的精神很可敬!看似小事,实为大事,对社会非常有益。”周霁对该托管中心负责人王太祥表示赞许,并饱含深情地说,留守儿童正处在性格养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你作为孩子们的“大家长”,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请你管理好这个大家庭,真正让留守儿童享受爱心,让他们的父母在外安心。他告诉随同调研的有关负责人,这是对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填补了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的空白,一定要支持这样的机构健康发展,形成一种模式,积累更多经验,鼓励民间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为社会多作贡献。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幸福家园
  郁郁葱葱的林木,典雅别致的民居,干净整洁的街道,精致美观的广场……走进竹坪、上庸、官渡、汇湾、泉溪、天宝等乡镇,犹如置身一幅幅精美画卷之中。
  每到一个地方,周霁都要详细了解乡村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文明建设等情况。他强调,要抢抓新型城镇化、绿满十堰、美丽乡村建设等机遇,科学规划中心集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发展布局,认真谋划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统筹推进生态城镇建设,提高“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承载能力,让城镇更宜居,让群众更幸福。要按照“绿、净、齐、富、厚、和”六字要求,努力建设美丽乡村,致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富裕美丽新家园。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