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星光照亮脱贫路——竹山“十星创建·精神脱贫”纪实
发布时间: 2017-05-16 10:07 来源: 编辑:谢莹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初夏,走进竹山县城关镇二道坊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现场,但见运送红砖、砂石料、水泥的车辆如梭,施工人员忙着为楼房屋基浇灌混凝土,建设现场一派火热。今年,竹山25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工,年底6879户贫困户将搬进新居。 
  竹山县实施“星承家风·精神脱贫”、“星耀村风·小康示范”、“星淳社风·文化强县”三大行动,如春风化雨滋润道德、滋养精神,鼓舞着贫困群体致富思进的信心与勇气,筑起全县群众勤劳致富、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气场。
  在秦巴山片区率先脱贫摘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竹山信心十足、步履坚实。
星承家风,升华精神脱贫境界
  优秀家风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竹山通过“讲家庭美德故事”、“传优秀家风家训”系列活动,厚植“勤俭持家、德善传家”良好家风,引领贫困群众追求向上向善向富向美。
  擂鼓镇枣园村农妇张道香,十五年如一日服侍瘫痪在床的公公,每天为公公喂药喂饭、翻身擦洗而毫无怨言。耳闻目染中,孩子们也争相照料爷爷。张道香的善行赢得村民的尊崇,孝老爱亲在枣园村蔚然成风。
  在星承家风行动中,以“十晒十比十评”激发贫困群众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脱贫之志,提振了他们比勤劳、尚节俭、思致富的精气神。
  “励志哥”王寿星,家住文峰乡滚子岭村。父早逝,母改嫁,年逾八旬的奶奶将其抚养成人。2015年初,他和妻子挖山平场,自拌砂浆、砌砖,建起600平方米的养猪场,年养母猪10头、仔猪20头,仅出售仔猪年收入达4万多元。
  致富不忘众乡邻。去年,王寿星帮带10户贫困户通过养猪脱贫。今年5月,铺设800多米管网,将沼气无偿供给25户贫困群众使用。
  去年,竹山共评选9000户“十星+最美”家庭,这些身边的典型激励着全县贫困群众战胜贫困的信心与勇气。
星耀村风,凝聚精神脱贫磁场
  十星孕育文明。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倡树乡村文明新风,已成为竹山人的自觉行动。
  今年63岁的王太满,在文峰乡滚子岭村颇受敬重。王太满任村支部书记时,两次搬新家和子女婚嫁,都未请客。60岁生日时,部分村民来为他祝寿,可他却早早地躲了。
  村干部甘成新亲戚家门多,去年搬家想请几桌客,王太满听说后告诫道:“你要还想继续在村上当干部,搬家摆洒席不能超三桌,否则,干部当不成还要挨处分。”甘成新欣然接受,悄悄地搬进新居。
  为村民卸下“人情包袱”,滚子岭村干部群众的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先后建起2500亩干鲜果基地和10万袋香菇基地。
  文明村风的形成,干部群众致富思进的愿望强烈。在城关镇明清村,江开友是一个“垮杆户”,他右手残疾,妻子智障,父亲年逾七旬,两个小孩读小学。一家人挤在几间四面透风的土墙房里,生活十分艰难,深陷贫困“漩涡”的江开友脱贫信心不足。去年,他在邻里的感召和干部的帮扶下,贷款10万元,建起鸡舍、羊栏和猪圈,滚动发展养殖,当年收入20多万元。
星淳社风,激活精神脱贫合力
  十星创建·精神脱贫,孕育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风气,激发了全社会扶贫济困的责任与担当。
  宝丰镇龙井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李德红,2015年初返乡投资建起5栋标准化猪舍、60亩水面的养鱼塘和2600多平方米牛栏,成立盛景养殖专业合作社。去年,他主动结对帮扶32户贫困户,采取集中寄养模式,每户寄养牛犊3头,当年为每个贫困户分红4500元。
  在村企共建活动中,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扶贫长效机制,通过产品订单收购、企业培训再就业、无偿资助“造血”、免费扶智等措施,企业为贫困村帮建项目89个,投入资金3766万元。
  湖北裕源食品公司依托技术与市场优势,先后在潘口、擂鼓、溢水等乡镇发展香菇113万袋,实现户均增收2.3万元。随后,裕源公司又进军茶叶开发,流转深河、宝丰、竹坪等乡镇茶园2000亩,产品深加工延伸了茶叶产业链,提高了茶园利用率,为茶农带来稳定的现金收益。
  整合政府、社会、市场三大资源合力攻坚,启动实施双包双建双带双促“四双”帮扶行动,29名县级领导干部、241支工作队、241名“第一书记”、5990名干部、1209名县乡人大代表、200余家民营企业、100余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帮扶,奏响了政府主导、企业帮扶、社会参与的扶贫攻坚大合唱。
   文/图:党世根 操儒舜 袁 斌 袁平凡
 
  相关链接:
  五大观念,补足贫困群体精神之钙  
  扶贫先筑梦。弘扬“十星光荣,脱贫靠我”的价值观,树立自强的意识。引导群众牢固树立“贫穷不光荣,十星才光荣”的观念,形成抓住机遇、依靠自己,甩掉贫穷帽子的强大精神气场。
  扶贫先立志。弘扬“愚公移山,弱鸟先飞”的事业观,树立自信的心理。引导群众牢固树立“贫穷不可怕,没有奋斗的信心和勇气最可怕”的观念,培养立誓脱贫、敢为人先的自信心理。
  扶贫先扶智。弘扬“勤能补拙,耕读传家”的人生观,树立自觉的心态。实施基础教育扶贫“利长远”与职业教育、短期培训、扶贫“短平快”相结合,引导贫困家庭牢固树立“穷不丢书”古训,更加重视家庭子女学习教育。
  扶贫先弘德。弘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观,树立自律的习惯。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物质贫穷不可怕,丢掉基本道德观才是最大可怕的观念,形成自我约束重修身、自觉涵养好家风的新时尚。
  扶贫先惜福。弘扬“安康是福,节俭惜福”的幸福观,树立自爱的风范。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物质不富难幸福,精神不富没幸福”的观念,懂得爱家庭、爱家人、爱生活,形成珍惜平安健康、珍爱婚姻家庭、注重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三大行动,调动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星承家风·精神脱贫,实现精神脱贫自觉化。继续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启动“十星级文明家庭”创评活动。广泛开展“十晒十比十评”活动。
  星耀村风·小康示范”,实现移风易俗风尚化。狠抓移风易俗“三倡导三反对三不超”。扎实开展“十星级文化大院”创评。全面开展“十星级文明村(社区)”创评。抓好“十星级文明村(社区)”建设“七个一”工程。分类命名“十星级文明村”示范村和“十星级文明社区”。
  星淳社风·文化强县,实现十星文化大众化。加强公益宣传,涵养核心价值理念。组织系列创评,抓实全域十星创建。用活德育载体,形成好人满县之风。抓好文化扶贫,加快文化小康进程。组建宣讲团队,讲好精神脱贫故事。抓好结对共建,形成城乡共进格局。举办系列活动,营造精神脱贫氛围。
  四大机制,确保精神脱贫取得实效
  组织领导机制。乡镇党委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本乡镇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清单,一项项抓好落实。县直各部门及工作队要在做好自身十星级系列创建的基础上,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和联系村共建工作。
  宣传引导机制。各乡镇、村、帮扶单位要利用公益广告、广播、专栏等形成潜移默化的宣传氛围。
  试点推进机制。各乡镇每年集中力量打造一个“十星创建·精神脱贫”综合示范点,县文明委和各乡镇党委政府分别每年组织一次“十星创建·精神脱贫”现场推进会。
  督办考评机制。建立月询问、季督查、年评优和明查暗访、定期通报、考评挂钩等工作机制,对工作被动、创建不实、履责缺位的单位按相关规定予以追责问责。


↑路畅村美


↑产业致富


↑光伏发电


↑搬迁扶贫


↑企业帮扶


↑文化惠民


↑文艺巡演


↑健康生活


↑评星授牌


↑学德向善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