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得胜镇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以“盘活、增收、致富”为目标,谋划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产品类型,打出一套经济发展的“组合拳”,促使脱贫攻坚步入“快车道”。
以高标准茶园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程机械化、高标准建园,以高标准现代化茶业为引擎,带动村级经济转型。目前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2.6万亩,人均茶园面积近1亩,真正实现了人人有产业,户户有项目。2102户贫困户依托茶叶产业增收,户年均茶叶收入可达7200元。通过印发现代农业技术资料和召开现场会等方式,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搭建高产增效平台。通过科学的管理,免费的技术指导及产业发展资金补助支持,贫困户每亩茶园增收1500元以上。
推行“经济合作组织+支部+农户”模式,由支部书记领着村干部干、党员领着群众干,群众领着贫困户干。圣水村支部书记师利波主动成立茶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老百姓致富。在他的带领下,圣水村先后成立4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全镇成立的茶叶专业合作社达10余家,实现了茶叶产业组团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市场,打出茶叶品牌,实现茶叶效益最大化,该镇成功引入浙商,投资5000万元成立星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入股的形式,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发展“市场+品牌+基地(大户)”模式,积极培育茶叶品牌,现已培育出“十星红”、“圣水”、“飞云山”、“神武道茶”等著名商标。依托商标优势,从基地规划、技术指导、生产管理到订单收购、加工销售形成了产业化生产。品牌价值的提升,带动产品效益的提升,今年茶叶鲜叶收购,由去年高峰期的90元涨至120元。
产品有了,市场有了,怎样将产品与市场有效的融合,得胜镇积极探索,主动搭建电商平台,让一包包茶叶、一件件农特产,像插上翅膀一样飞往全国各地。2015年,该镇在全县率先新建标准化的电商服务站,培养年轻有干劲的村民为电商人才,将服务站免费提供给其使用,鼓励支持其发展,目前全镇共发展电商服务站达8家。依托电商服务站,将电子商务服务、物流服务、智能化便民措施、网购平台进行整合和集中。贫困户再也不愁自己的农特产品无处销售、无人购买。(李扬)
以高标准茶园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程机械化、高标准建园,以高标准现代化茶业为引擎,带动村级经济转型。目前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2.6万亩,人均茶园面积近1亩,真正实现了人人有产业,户户有项目。2102户贫困户依托茶叶产业增收,户年均茶叶收入可达7200元。通过印发现代农业技术资料和召开现场会等方式,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搭建高产增效平台。通过科学的管理,免费的技术指导及产业发展资金补助支持,贫困户每亩茶园增收1500元以上。
推行“经济合作组织+支部+农户”模式,由支部书记领着村干部干、党员领着群众干,群众领着贫困户干。圣水村支部书记师利波主动成立茶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老百姓致富。在他的带领下,圣水村先后成立4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全镇成立的茶叶专业合作社达10余家,实现了茶叶产业组团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市场,打出茶叶品牌,实现茶叶效益最大化,该镇成功引入浙商,投资5000万元成立星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入股的形式,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发展“市场+品牌+基地(大户)”模式,积极培育茶叶品牌,现已培育出“十星红”、“圣水”、“飞云山”、“神武道茶”等著名商标。依托商标优势,从基地规划、技术指导、生产管理到订单收购、加工销售形成了产业化生产。品牌价值的提升,带动产品效益的提升,今年茶叶鲜叶收购,由去年高峰期的90元涨至120元。
产品有了,市场有了,怎样将产品与市场有效的融合,得胜镇积极探索,主动搭建电商平台,让一包包茶叶、一件件农特产,像插上翅膀一样飞往全国各地。2015年,该镇在全县率先新建标准化的电商服务站,培养年轻有干劲的村民为电商人才,将服务站免费提供给其使用,鼓励支持其发展,目前全镇共发展电商服务站达8家。依托电商服务站,将电子商务服务、物流服务、智能化便民措施、网购平台进行整合和集中。贫困户再也不愁自己的农特产品无处销售、无人购买。(李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