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
深河乡:凝心聚力谋搬迁 真抓实干促脱贫
发布时间: 2017-07-10 10:01 来源: 编辑:陈甜甜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今年,深河乡牢固树立“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易地搬迁,走在前列;精准脱贫,率先完成”的奋斗目标,坚持“起步”即“冲刺”,早谋划、早启动,抢前争先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乡易地扶贫搬迁高压推进成常态,形成乡、村两级齐抓共管态势。
  高度重视,组建专班注重“实”。乡党委、政府切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和重中之重来统筹推进。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划分为两大战区,第一战区5个村(主要是2017年出列省定重点贫困村和县、乡定出列村)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抓,第二战区3个村(主要是2016年已出列的村)由乡长亲自抓。党委书记与各村层层签订了军令状,进一步压实目标和责任。乡上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办公室,由乡长任办公室主任,抽调2名班子成员和3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具体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全乡上下形成了聚焦脱贫,攻坚奋战的工作氛围,有力推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加快实施。
  提早谋划,安排部署强调“早”。深河乡坚持早谋划、早启动,以“起步”即“冲刺”的状态抢前争先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前做好集中安置点的选址工作,积极邀请县规划设计院实地勘测,对于确定的集中安置点提前做好征占地协调工作,第一时间将安置点人员结构和市政公用设施调查情况提交给设计院,并安排专人做好与设计院的沟通协调工作,在3月上旬完成了全乡所有的集中安置点场坪设计,4月完成征占地协调并分步完成了项目建设竞争性谈判。截止6月底,所有安置点场坪建设全部完工,开工建房233户730人,其中瓦沟、松树湾、麻线村委会后和麻线峪老学校8个安置点172户房屋主体已完工,瓦沟、村委会后等4安置点完成内外墙粉刷,基本具备“交钥匙”条件。预计8月底秦家村、麻线村、深河村等12个安置点具备入住条件。
  仔细甄别,搬迁对象确保“准”。乡扶贫攻坚办公室印发《易迁户入户对接情况统计表》,要求各村进一步核对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按照“不符合条件一户不进、符合条件一户不漏”的原则再次核对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对于新增加易迁户严格按照宣讲政策、农户申请、入户核查、村级评议、乡镇审查和县级审批的“六步评定法”评定易迁户,真正做到政策宣传到位、评选公示到位、评定程序到位、矛盾化解到位,通过初步评议核定增加易迁户112户259人。对于已勾选的易迁户通过大数据比对再次核对信息,通过比对和群众评议将46户141人有安全住房或是已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的贫困户从易迁系统中剔除。经过群众评议初步锁定易迁户718户2101人。按照县易迁办要求对锁定的718户易迁户建立标准化的信息台账,准确锁定易迁户的安置方式、安置地点,做到对象锁定精准、安置方式精准、工程监管精准、信息上报精准。
  创新机制,多措并举注重“效”。在严守政策红线的前提下,该乡积极在项目监管、资金管理、培训宣传等方面探索创新,以实举促实效。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建立起项目监理、驻村乡干部、工作队、村委会和易迁户代表参与的“五级监督检查”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督,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报告,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建立安全优化的项目拨付机制。在坚决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使用规范的基础上,优化项目资金拨付机制,将项目建设进度与资金拨付紧密挂钩,根据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确定拨付金额,实行深河乡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申请拨付审批制度,切实保障资金及时到位。建立易地扶贫搬迁督查通报机制。乡易迁办和监理公司每天对各安置点进行巡查,对于工程基础、主体结构、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要求乡村干部、施工方安全员和监理方全程监督并记录影像资料。每月定期通报各村工作推动情况,定期召开质量安全通报会,查改质量安全问题,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范施工,将建房安全质量落到实处。创新开展媒体宣传。通过深河乡政府网站、微信平台、深河乡党政微信群,及时发布国家、省级相关政策资讯、文件资料、工作要求和进度情况等,并积极向市、县媒体宣传报道易迁工程实效。严格督办检查。将易地扶贫搬迁纳入各村年终目标绩效考核,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与乡、村干部绩效考核挂钩,易迁工作考核比重达到20%。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全乡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和相关要求的通知》和《2017年深河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计划》等相关文件,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各村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直接与年终绩效工资发放和评优表模挂钩。对工作落实较差,没有完成年度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村,乡党委政府将约谈村支部书记。目前,乡易迁办和扶贫攻坚办已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下发督办通知和通报6期,通报安置点8个、涉及相关村3个,通报并整改问题30余个。
  产业配套,易地搬迁强调“稳”。坚持“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原则,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保易迁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对于已搬迁的易迁户采取“房屋建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重点发展光伏、茶叶、食用菌和特色养殖、种植业,保障易迁户持续增收。通过提供公路养护工、环卫工、生态林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拓宽易迁户就业渠道。目前,茅坝村岩屋沟集中安置点附近已首期建成86千伏光伏扶贫电站,直接受益贫困户16户。双湾村530千伏光伏扶贫电站正在建设,建成后可带动贫困户80户。茅坝村朱氏垭、井泉村柯家山、深河村松树湾为核心的3000亩生态观光茶叶示范园在圣水公司、圣湖公司和裕源公司的带领下,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215户增收。通过双湾村绿谷食用菌有限公司深河基地和秦家村大百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目前已在全乡范围内发展食用菌50万棒。通过“以场带户”、“投母还子”的模式发展壮大郧巴黄牛养殖业,目前,首期存栏100头的标准化郧巴黄牛养殖场已建成,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户均增收7500元。通过实施茅坝村风车、双湾村和深河村土地治理项目解决搬迁户菜地问题,保障贫困户实现有土安置。
  截至6月底,全乡17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开工,233户已开工建房,8个安置点172户房屋主体已完工,基本具备“交钥匙”条件。下一步,该乡将进一步加强搬迁后的管理工作,通过建立“中心户长”制、“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脱贫示范户”系列创建等活动,改变搬迁户的面貌,实现搬新家、换新貌、树新风。同时,根据全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以长为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确保圆满完成2017年度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熊磊)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