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做活六字文章 构建生态玉都
发布时间: 2015-11-12 09:52 来源: 编辑:贺荣靖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竹山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彬才

  近日,笔者随县党政代表团学习考察了陕西省平利、镇坪、巫溪三县新型城镇化和精准扶贫工作,被同处在秦巴山区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毗邻县干部群众紧咬目标,“认劳不认输,落后不落伍”的发展韧劲,群策群力,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强大气场,勇于担当,只争朝夕,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所感染。特别是巫溪县围绕“森林之城、宁静之城、灵动之城”的发展定位,打造宜居、宜旅高品质园林休闲小城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通达快捷的道路交通,疏密有致的建筑群落,星罗棋布的绿地广场,山水交融的园林景观,高效完善的公共服务,厚重浓郁的人文气息,一尘不染的市容市貌,使人很难想象短短近十年的时间,秦巴腹地峡谷深沟能够崛起这样一座高端大气的现代化新城。
  巫溪同志告诉我们,巫溪地理位置狭窄,老城区仅1.2平方公里,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必须拓展空间,构造城市新格局。一是高位规划。先后聘请全球化的6家高端设计单位开展县城总体规划编制,最后由新家坡一家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并聘请中科院邓文中院士为县城总体规划编制顾问。设计单位通过把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结合以提炼城市色彩,在广泛吸收市民参与的基础上,几经上下,最终编制完成现行的县城总体规划。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坚持规划引领,一张蓝图画到底,严格实行规划区土地带图出让,严控规划红线,严把建筑风貌。二是大气建设。通过整理古城遗貌,重拾古城记忆 ,恢复古城墙,复建古建筑,延续历史文脉。按功能分区,划定经济开发区、县直部门和事业单位建设区。落实责任制,多节点穿插布局城市公园和绿化小品,以大宁河、柏杨河为绿轴,采取“六溪灌城”、“沿河提水”将自然水体引入城市中轴,拿出400多亩珍贵土地建设水体公园,打造水系景观。优化城市路网,完善城市道路导训系统,主次干道一律“白改黑”。强化垃圾、污水治理,大力实施立体绿化美化工程,建成区面积达9平方公里。完善城区高层建筑、重要建筑亮化和延河桥、堤景观灯饰,勾勒出城市优美天际线。三是精细管理。以“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县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为目标,着力推进城市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在市容秩序上,编制了《市容秩序手册》,在环卫管理上,提出还原本色深度保洁。在设施管理上,确保路平、沟畅、灯亮、桥安。在社会治理上实施网格化,建立了城管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巫溪与竹山同处秦巴山区,具有相似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人口、民俗状况相近,同为国家级贫困县,城镇化经验我们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可创新。推进竹山新型城镇化,打造“山水绿城、生态玉都”,我认为要做活六字文章。
  一是谋,要深谋远虑。要用科学的理念、战略的眼光谋划城乡发展,做到高点规划,科学引领。要结合十堰2049规划思路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一步修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国际绿松石之都、湖北绿色能源生态产品基地、鄂西北生态旅游文化名城、竹房城镇带核心示范区的城市性质,规划形成“一心”、“二带”的县域城镇空间布局(以县城为中心,东起文峰、西至竹坪的绿色城镇带,北起沧浪、南抵柳林的生态旅游带)。着力构造以县城为龙头,乡镇为支撑,村庄为基础的结构有序的城镇体系。要坚持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与专项规划高效统一,抓紧控规与专项规划的编制,真正做出规划先行,规划立城。
  二是拓,要拓展空间。我县老城区空间狭窄,建筑密度大,基础设施不配套,居住环境差,必须实施南扩、西进、北延、中优的发展战略,拉大县城骨架,拓展发展空间。南扩,就是把上庸集镇、鱼岭组团、霍河组团纳入城市空间布局。打通南山遂道,连接起同济沟工业园、鱼岭园和上庸镇,构造城区与高速下线口快速交通。西进,就是沿纵横大道和一级路向西加快潘口水电经济开发区发展。北延,就是通过修建大石沟隧道、大石沟桥促进大石沟片区开发,加快东门湾基础建设带动东门湾开发。中优,就是优化老城区建设。
  三是疏,要疏通老城。要按照“留白、增绿、减量”的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和旧城区综合整治,打通外贸至公安局与纵横大道交接的城市主干道,合理布置南北走向与纵横大道交接城区道路。迁移气象局,促进北大街片区改造。拓宽人民路,建设综合管廊,完善配套建设。严控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合理布局改造后老城区道路、广场、绿地、综合管网,加强地上与地下设施的配套建设。
  四是绿,要生态宜居。满足人的自然生态需求,加大植绿护绿力度,破硬植绿,见缝插绿,立体布绿,增加绿量。围绕两轴、两区、四园加大绿地景观建设。两轴:堵河沿线水景观轴和中部自然山脉绵延楔入城区的生态景观轴。两区:女娲天池风景区和圣水湖景区。四园:南山公园、竹文化园、龙背山公园、郭家山公园。在老城区多节点穿插布局城市公园和绿化小品,真正使人们居住在公园里,生活在风景中。
  五是管,要精细管理。城市面貌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要在管小管细上做文章。要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机制,构建市容市貌保洁机制,确保垃圾不落地,经营不出店,管理规范化;构建基础设施快速恢复机制,确保即坏即修,维修常态化,提高设施良好率;构建物业管理新机制,探索规模化、契约化、社区化管理新模式;构建网格化管理新机制,将市民文明教育、社会治理、五城联创等按自然属性划分为网格管理单元,实行
扁平化管理,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构建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 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资源整合,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六是合,要合力共建。城市建设是复杂系统工程。是重大民生项目,需要加大政府公共投入,县财政应根据城镇化发展需要预算一定的专项支出,交通、水务、国土、城投、环保、城管执法部门要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办法加快城市桥遂、道路、岸线、供排水、垃圾整治、管网建设力度。要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采用PPP模式推进城市发展,强化公共服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城市建设,合力打造美好家园。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