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户籍窗口是为群众服务、展示整体形象的舞台,是密切联系群众、加强沟通了解的桥梁,舞台虽小,但责任重大。个人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都直接影响着全所、乃至全局的形象。我参加工作22年来,一直从事户籍内勤工作,共为群众办理证件30余万件,没有出差错,先后被评为全县公安系统“优质服务标兵”、“十星服务之星”, 全县“十大为民好公仆”和入选全市“十佳最美人民警察”。我认为,作为一名公安基层窗口工作民警,要有“真心、爱心、耐心、忠心”,坚持“四心”工作法,才能做到“三严三实”。
真心为民是干好窗口工作的基本要求。工作中,我始终摆正自己的角色,自己是一名服务者不是管理者。我秉持“决不让工作在我这里延误,决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决不让恶习在我这里出现、决不让群众在我这里受气、决不让形象在我这里受损”的工作信条;努力做到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种。对待前来办事的,无论是生人,熟人,还是干部,群众,无论是领导,还是其他人民群众,我都是一视同仁,礼字当先,热情接待。2014年临近中考,城关镇迎丰村的一位老奶奶到窗口找到我,说是孙女王洁由于没有户口,不能参加中考。我听后立即向老奶奶了解情况,得知王洁是被捡养的,养父因为犯法被判刑,养母不堪家庭重负离家出走,只留下奶孙二人相依为命,而王洁面临没有户口不能参加中考的现实问题。孩子是无辜的,不能因为父母的过错,而耽误了孩子的一生。我立即向所领导和局领导作了汇报,并请迎丰村领导和城关镇计生办的领导给予了大力地支持,王洁的户口得以解决而顺利地参加了中考。像这样为群众解决现实难题的事例很多,我认为只要多站在群众角度着想,多从方便群众利益出发,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爱心服务是提升窗口形象的延伸。平时日常工作中,不论是下班时间、双休日、还是节假日,只要群众有需要,我都能随叫随到。今年正月初五,我正在乡下过年,突然接到市民刘明的电话,称自己打算初六出门,因原身份证丢失,想补办身份证。接到电话后,我二话没说,满口答应,让其下午直接到派出所办理。通过多年的工作,我认为窗口工作不仅仅是坐堂办证,而更重要的是主动上门服务,才能更贴近群众,更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在办理更换二代身份证期间,需要采集指纹信息,辖区有部分群众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到所采集,我便收集当事人的联系方式和住址,并利用双休或节假日时间,主动上门为他们采集指纹信息。每年高考前期,我都带着照相设备,奔走在竹山一中、职教中心为高三学生采相办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在重复着这样的工作,每年主动上门服务80余次。我认为作为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者,不能仅仅停留在每天八小时工作日,追求更多的是八小时外服务。如果我们推迟一分钟下班、多打一个电话、多跑一趟路,将会方便更多办事群众,就会赢得千万个点赞,这就是践行“三严三实”。
耐心沟通是干好窗口工作“减压阀”。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有些群众对政策不了解,产生误解,甚至发牢骚,耍个性。我总是以一颗平和、宽容的心去对待,努力去沟通、去化解。坚持热情接待,以“礼”服人。3月中旬,城关镇居民江某,在更换二代身份证时,因相关手续没到位不能办理,我耐心给他解释,可此人就是一根筋,以为是故意为难他,并发脾气说:“我到哪都能办得成,就你办不成!”我一边给他耐心解释政策规定和程序,一边联系社区民警和村上干部帮助其完善相关手续,最终顺利把事情办妥。工作中每年遇到像这样的事20余件,通过耐心解释都及时消除了误解,最重要的是当事人由憎恨转为感激,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工作成就感。
忠心办事是干好窗口工作纪律底线。户籍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手中有一定的权力。我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原则,不违反政策法规,不论是谁一律按制度办事。遇到少数办事群众通过各种关系找到我,有的想变通户籍性质、有的要更改年龄、有的要补录户口等等,只要不符合户籍管理规定的,我都一一顶住不予受理。作为我们每位工作人员,手中大小都有一点权利,只有真正做到为百姓用权,坚守底线,才能做到“严以用权”。
公安工作非常艰辛,责任压力很大,但是有种力量激励着我们坚守信念,无私奉献,勇往超前,那就是“守规矩、讲纪律、树形象”的精神。正是有了一批比我更优秀的公安民警,才使得全县公安窗口闪闪发光;正是有了一支忠诚可靠,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才确保了一方平安。
竹山县公安局派出所干警 刘彩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