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竹山县倾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发布时间: 2015-06-25 09:48 来源: 编辑:岳文静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依托“369”服务零距离
  竹山县倾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社会越发展,群众的诉求越多样化,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活动中,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实现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实效化,创造群众满意的服务,竹山县从2014年起推行369群众工作法,即建好县、乡、村三位一体服务平台,推广“面对面”等六种工作方法,完善“岗位在村”等九项工作制度,打造服务直通车,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部门“聚划算” 功能平台化
  群众办事“门难进”最根本的原因是门太多,群众找不到该进哪个门?站在门口,该不该进,拿不定主意!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设一个门。
  竹山县整合资源“聚划算”,政务服务功能平台化,重点打造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县职能部门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凡涉及审批适宜,由单位派驻的首席代表,根据法人授权履行审批职能。打造政务服务超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比照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
  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也实行“聚划算”,通过互联网络,实现与县、乡之间互联互通。承办县级审批的前期适宜,比如填报基本信息,核实情况等,县级政务服务中心人员网络审核。通过县级政务简政放权,实现村级服务强责扩权,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同时利用现有房屋,在开设村卫生室的基础上,再开设村级电商服务站,村级快递服务站,进一步聚拢人气,提高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向心力,凝聚力。
  服务“直通车” 掌握金钥匙
  生活中好心办不了好事,那是常有的事儿。干部出了力,群众还觉的干部脸难看,好心没办成好事,关键是方法出了问题,竹山县乡村干部总结出六种受群众欢迎的工作方法,那就是“面对面、实打实、一带一、心贴心、点对点、民为民”六种工作方法。
  有问题,面对面解决。干部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竹山县推行乡镇干部“岗位在村”工作制度,和村干部一起,零距离面对群众。同时从县直单位选派50名年轻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进一步增强村内干部力量。强化村级保障,大幅提高村干部待遇,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通过增强基层干部力量,实现村里的事,就在村内解决,疑难问题点对点的解决,复杂问题实打实的解决。积压的问题,心贴心解决。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和贫困户结成对子,实行一帮一、一带一,切实帮助群众解决致富难题。
  制度作担保 群众心底宽
  虚拟经济交易中,支付宝的担保交易为买家和买家提供一份保障,就促成了一桩桩生意,现实生活中,群众对干部也有疑虑,也需要一个担保交易来保障,那就是制度。
  为规范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服务工作,竹山县先后出台了《乡镇干部“岗位在村”制度》《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便民服务卡制度》《便民服务绩效日志制度》《县级领导“三重一联”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各项服务到位。
  为确保制度执行,竹山县每年组织4次大规模的暗访督查活动,组织专班直接深入到村,现场查看制度落实情况,现场登记情况,作为工作通报、年度基层党建考核的依据。通过暗访督查,工作通报,考评打分等措施,促进制度落实。(胡义华 汪金午 魏文勇)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