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柳文成:关于“内修人文”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 2015-05-27 09:14 来源: 编辑:操儒舜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柳文成


  在改革不断深化的战略调整期,在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在构建和谐社会新常态的重大机遇期,“外修生态、内秀人文“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现仅就“内修人文”这一课题谈一些想法,权作为几点建议。
  我理解,“内修人文“工作,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谁来修,二是修什么,三是怎么修。
  关于第一个谁来修的问题,就是要明确“内修人文”的主体,这个主体包含三个层次,即党员干部、公务人员、普通群众,换句话说,内修人文的主体是全体公民,但各个层次的主体在内修人文的内容和要求上应该有所差别。
  第二问题修什么。这个问题是要规范“内修人文”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应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要修社会主核心价值观;
  2.要修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
  3.要修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要学习生态、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4.要修法律,通过学法学会知法、守法、用法,特别是在信息化背景下,既要享受言论自由的权利,也要懂得言论自由的边界,做到头上有法,心中有敬,手上有戒,言论有节;
  5.要修世界上优秀文化,以便拓宽眼界,提升素养,提高工作借鉴能力。
  第三个问题,怎么修。
  “内修人文”的主要方式是学习。在顶层设计上,应该以自学为主,以全民阅读为主要方式,通过打造“书香社会”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要以督学为推进措施,以学习考试和奖惩为辅助手段。  
  具体来说: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要求全民背诵,以默写考试为推动杠杆。
  2.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等的学习可以以阅读、背诵、解读、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的方式来进行;要打造平台,利用《今日竹山》等媒体开辟阅读和交流专栏,定期推出阅读书目,以征文、评奖等活动来推动,引导全民参与。
  3.组织序列内的公务人员,可以以讲座、交流互学的形式开展;可以将“内修人文”学习与道德讲堂建设、十星级文明评比结合起来。
  4.政府可以组织力量编选传统文化经典语录作为学习读本,编制并定期推出阅读书目,通告学习心得撰写要求,以便规范学习内容和缩小学习范围,使学习具有针对性,能与新常态下的人文修养需求紧密结合。
  5.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除了生态知识普及教育外,应组织职能部门开展生物资源普查,为古树名木、溶洞、河流、湖泊、湿地等建档立传,并在媒体上公告宣传;还可以组织县域明星生物的评选,形成县城地标性生态文化符号,并且在商业、公益活动、工艺广告中广泛使用。
  6.要搭建文艺平台,鼓励、支持文学艺术创作;要扶植文艺新人,培植、使用文化及文艺骨干,不断壮大和提高文化和文艺队伍;要挖掘、整理、使用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艺形式,支持出版一批高质量的地域文化书籍和文艺作品;要扩大对外文化和文艺交流,开展笔会、征文等形式来繁荣文艺创作,营造县域文化、文艺生动繁荣的新常态和新气象。
  7.建议政府成立“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领导与指导机构,制定方案,有序推进。
  8.要建立“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长效机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修成生态和人文,两者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长远。但政府推进这项工作也不能长期默默无闻,静待成果。建议效果上立足长远,工作推进上立足眼前,力争在工作推进的各个阶段,在推进内容、方法等技术层面都能迅速形成一些竹山经验,有条不紊地向社会、媒体和上级推介。
  最后还有一点建议:要明确“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主体责任。
  外修生态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通过决策、规划等杠杠来控制高能耗产业,发展文旅、电商、服务、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奖励、扶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产业,稳步扩大“外修生态”的成果,从而让竹山人民头上有蓝天,眼中有绿水,心中有乡愁。
  内修人文是政府和公民的共同责任:政府的责任在于引导、规范公民的学习行为,做到有序推进;公民的责任在于践行,与政府互动,并且达到内修人文的预期效果。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