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记者发现街道两旁的商店门口变得“五彩缤纷”起来,原来这些都是清明祭扫商品。这些五颜六色、花样繁多的东西多为塑制的彩球、花朵、元宝、冥币,甚至还有手机、电脑等时尚祭品,让人乍舌不已。其实,这些千奇百怪、不易腐烂的塑胶祭品,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能源,污染生态环境,与国家当今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格格不符,而且给青少年带来文化认知上的误导,弱化甚至歪曲了传统节日的真正意义。
近年来, 我县致力在全社会推广文明祭祀方式。在各方努力下, 文明祭祀的氛围越来越浓。市民逐步改变观念,摒弃传统祭祀方式,不再以焚烧火纸、冥币、洒酒摆菜等铺张做法来表达孝心, 转而选择鲜花和绿色祭祀等方式缅怀先人。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全社会文明祭祀、文明殡葬意识整体提升的大环境下, 仍有少数市民沿袭葬祭陋习。或在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或随意抛撒冥币,或燃放鞭炮,既造成环境污染, 又为社会带来多种不安全隐患。又到了清明节,希望广大市民都能“从我做起”,把文明意识切实落实到文明行动中来,共同度过一个健康节俭、绿色平安的清明节。(向继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