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移民局 胡学林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政策不断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逐步调整,纷繁复杂的各类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出来,移民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给做好移民群众工作带来新课题,移民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各种诉求相互交织,合理诉求和无理诉求相互叠加,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相互纠结,一些难点问题已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事务化的发展。水库电站移民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已成为我县信访的高发区和敏感部位,被列为县几大信访问题之一,已经成为做好新时期水库电站移民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之一,移民信访问题如果处理不慎,极易激化矛盾,引发群体事件,妥善处理相关水库电站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我县水库移民信访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目前,随着国家对水库电站移民扶持力度的加大和新的水电工程,潘口、小漩、龙背湾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并投产发电,我县库区范围扩大,加之新纳入的霍河、谭家河、松树岭电站水库移民后扶人口的增加,全县由黄龙滩老水库四个乡镇扩大到七个乡镇,新开工建设电站淹没区和安置区扩大8个乡镇,全县17个乡镇大中型水库电站移民占12个乡镇,加上小型电站水库移民,全县库区移民涉及17个乡镇89个村5万多移民,占全县总人口的12.8%,新增移民分布辽阔,交通不畅,信息闭塞,思想状况、文化素质低,家庭状况参差不齐,库区移民信访量上升,多发、群发趋势,移民信访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移民信访焦点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搬迁后生产生活困难,要求政府照顾,将移民纳入低保对象。新上马的电站移民认为补偿标准太低,资金太少,迁往异地建房资金缺口较大,生产生活比较困难,强烈要求政府纳入低保对象,否则上访或纠集群体上访。
二是实物指标遗漏扯皮,淹地不淹房、淹林不淹房兑现不及时问题。线上林地、荒坡开垦种地、茶园补偿不到位,苗圃地、鱼塘补偿太低,累访、缠访不休等问题解决不满意就要继续上访。
三是影响区居民和淹地不淹房的居户强烈要求搬迁安置。线上居户认为水库电站工程影响到他们生存环境,尤其是走亲访友、买卖东西、子女上学、就医、农田耕种没有过去方便,要求享受搬迁移民同等待遇,如不搬迁库区就要上访。
四是电站蓄水后出行不便,房屋开裂、地基下沉、山体滑坡、道路坍塌、耕地林地塌陷,要求搬迁愿望迫切,得不到满意答复就要上访。
五是非农无职业移民强烈要求纳入后扶。按照国家有关后扶政策规定,非农户口移民没有列入后扶范围,但是他们认为自己为电站水库建设作出了同样的牺牲,转为非农后没有享受到任何待遇,现在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如果不给于扶持就要上访。
六是出嫁女应迁未迁及子女要求当移民,绝大多数户,姑娘出嫁户口未迁,要求本人及子女认定移民身份、得到补偿,否则上访。
七是基础设施滞后,有待完善,老库区移民大多数安置在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扶持资金投入和解决问题程度有限,新电站水库的基础设施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恢复元气,导致一部分移民饮水、交通、用电、入学、就医等生存条件仍没有从根本解决,上访不断。
八是老库区移民生存条件恶劣,黄龙滩水库始于70年代,移民安置没有科学规划,盲目动迁,草率后靠,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环境容量十分有限,滑坡垮塌严重,具统计人均用地不足0.2亩,人均占有粮食不足135公斤,移民创业无门、脱平致富无路,返贫显现严重,要求再次搬迁,愿望迫切。
二、电站水库移民信访的原因分析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强力富财政的重要途径,电站投产发电后新发挥的效益与其他任何产业无与伦比,但工程的移民问题已成为工程建设的第一大难题,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移民信访问题贯穿移民工作始终,近两年来我局共接待移民信访来访480起873人,领导直接督办85起,从信访性质分集体上访35起315人;个人上访355起558人;从信访的形式分,信访116起216人,重复来访74人。从座次上分:上级信访65件,联名信访件、屡访、缠访55件。分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社会因素、有政策因素、有移民自身因素。
1、移民攀比心理
由于电站工程建设时期不同,投入的主体不同,水库建成原发挥的效益不同,从而从不同水库工程建设的移民普遍要求较高的补偿标准,要以三峡、南水北调水库移民补偿标准为最高期望值,如上庸镇红花湾社区王心成、王天意要求线上林地占用改地建园补偿,随后全组20多人要求补偿,达不到愿望就频繁上访,移民攀比要求高的心理无法得到满足,移民就经常上访。
2、移民畏难心理
水库电站移民工程建设需要背井离乡,重建家园,但移民认为搬迁安置到新的地方,生产生活环境不适应,孤独陌生难以生存,加之重建家园,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还需要拿出一份资金来武装新居,感到困难重要,移民认为在慢慢上访路上能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
3、移民的求助心理
由于搬迁移民经济状况不同,部分的确不够富裕,有的生活在贫困线上,移民搬迁重建家园面临诸多困难,十分需要帮助解决,移民求助心理产生上访。
4、移民的趋利心理
少部分移民把搬迁补偿作为千载难逢的生财机遇,被动搬迁,利益驱动,认为走上访之路,由于天上掉馅饼,不要白不要,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信“访”不信“法”。
5、移民的依赖心理
移民无论分散或集中搬迁到新的地方,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基础设施完善,恢复元气需要一个过程,自我主人翁意识淡薄,直接关系到自己利益的事,不亲自动手,产生了我是移民了不起,下水道堵塞等你搜,房屋漏雨等你捡,卫生差了等你扫,要你然就上访等你解决。
三、移民信访问题解决途径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移民信访工作,两年来始终把信访工作列入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片包乡镇,经常下访,深入基层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为处理移民信访提供政治保证,结合我县各个水电站移民工作实际,我认为要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解决途径。
1、思想高度重视,耐心解决诉求问题,做到“三个到位”。信访工作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库区移民信访工作可疏通和拓宽体察民情的渠道,倾听库区移民的呼声,了解移民疾苦,是解决移民突出问题,兴库富民,建设和谐库区的基础。一是政策宣传到位,推行阳光操作;二是工作服务到位,争取优惠政策;三是转化措施到位,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2、工作操作规范,严格履行法律程序,把握“三个环节”。移民搬迁工作细节繁多,操作复杂,从移民申请到签订《搬迁协议》,从填写明白卡到领取补偿资金等多达十几种文书,并要求形成永久性的档案。为避免搬迁后因工作失误造成移民上访,我们要严把“三个环节”,一是资金拨付环节,二是依法公证环节,三是规范档案环节。
3、力度上不断加大,必须健全工作制度,完善“一网三包”信访工作机制。一是健全网络,即上访移民信访处理“全纵横联”的网络,“全纵”就是局长负总责,分管领导股室分兵把守,形成全局上下齐抓共管的移民信访网络。“横联”联合淹没区乡镇和安置区乡镇领导和移民工作站形成信息互通,工作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横向网络。二是三包责任制,即领导包乡镇,驻点干部包村组,乡村干部包重点户。
4、方法上不断创新,提高控访效率,推行“三访措施”。一是推行下访措施,领导要带头下访、约访亲力亲为,定期开展下访接访工作。二是推行回访措施,从背靠背到面对面,,从你找我到我找你,切实解决信访矛盾。三是推行常访措施,移民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移民群众调查研究,及时解决上面不能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将移民信访解决到基层。
四、做好移民信访工作的体会
做好移民信访工作,也就是做好群众工作,更需要我们移民干部走到移民群众中去,到现场了解情况,与移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认真倾听移民群众呼声,主动回应移民期待,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真真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移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视移民为亲人。移民离开祖祖辈辈生我养我的故土,到新的地方新的环境重建家园,有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造成信访原因有多方面的,有政策的、客观的、主观的因素,我们移民干部要换位思考,视移民为亲人,视移民为朋友,视移民为兄弟姐妹,把来访移民群众当家人,把来访之事当家事,把移民群众来信当家书,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用感情取信与移民群众,做到接待移民信访群众要热心,听取移民群众诉求要细心,解决梳理工作要有耐心,为移民群众解决问题要有诚信。
2、熟练掌握移民政策,用移民政策解决移民信访,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吃透移民政策精神,钻研移民业务,对移民上访问题逐个区别,对照政策督办落实,同时做好说服教育解释工作。
3、要敢于负责,说“硬话”。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其职就要尽其责,在其位就要谋其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敢于负责就是能力,战胜困难就是业绩。面对移民信访矛盾和问题就要始终保持一种克难奋进、战而胜之的信心和勇气,敢抓敢管解决问题不怕得罪人,干脆、果断、利索不要拖泥带水,留有余地,一是一,二是二,敢于负责说硬话,才能得到移民群众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