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信息传播手段日新月异,新兴传媒和舆论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不断变化的媒体生态,基层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新闻观念和媒体意识,正确面对媒体、有效引导舆论,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重视媒体作用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接受采访是基层领导干部向公众传递信息、沟通情况、表达观点、树立形象的直接、有效途径。当前,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忽视媒体的重要性,认为与媒体打交道只是宣传部门的事,与中心工作关系不大,从而吃了大亏。媒体至少可以帮基层做四件事情:把信息传播出去,塑造地方良好形象,为基层工作赢得更多的支持配合,澄清负面舆论影响。所以,基层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媒体是基层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凝聚民心的重要渠道,要转变执政理念,重视发挥媒体在执政中的重要作用。
强化“善待媒体”意识,提高与记者交往的能力。人们行使知情权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尊重新闻媒体的采访,给老百姓充足的知情权。首先要重视媒体,将媒体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畅通党委政府、媒体、百姓间的沟通渠道。其次尊重媒体,尊重记者的劳动,以诚相待,为媒体采访报道提供必要的方便条件。再次依靠媒体,发挥好新闻媒体正面宣传及热点引导的作用,促进工作的开展。
基层干部不能自以为所在之地是“穷乡僻壤”,或是以为自己“官小认知度低”,一言一行就没人关注、无人知晓,从而肆无忌惮。近来基层一些地方多次由媒体曝出丑闻就足以给基层干部敲响警钟,要深刻意识到舆论监督这双无形的“眼睛”时刻都在关注着自己,一定要谨言慎行。在公共突发事件中,领导干部要学会应对媒体,通过正确、有效的新闻发布与信息传播扭转危机,摆脱被动;尽量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导权;提高领导干部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的能力,关注舆情走向,不断发布事件处置的新情况,及时回应公众的关注和质疑,尽早赢得公众的谅解和信任。(向继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