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会计档案作为一种经济档案,是对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反映,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不断提高会计档案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会计档案在各项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对财务档案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只注重内部财务项目的实施,认为只要出具了财务报告,提出了财务意见,作出了财务决定,该财务项目就结束了。相对忽视文件材料的汇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形成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非常熟练,但对档案知识,特别是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标准知之甚少,同时档案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没有配备专人管理会计档案。
2、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有些单位的财务部门,领导对资金的管理比较重视,而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建立一整套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保管、借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
3、会计档案装订、立卷、归档不规范 。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有些单位不能及时装订会计凭证,而是将会计凭证随意放置在办公桌上,或长时间放在一个纸盒里;装订会计凭证不是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装订而是用订书钉装订;活页账簿装订时无封面,也不按规定编好页码装订成册,会计报表各月份分散存放,未按要求按月装订;会计档案立卷时不按保管期限分别立卷归档,而是统统装在一个档案盒里;会计档案销毁难,会计档案越堆越多。
二、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领导重视,更新观念 。目前我国会计档案的状况总的来说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往往是用到的时候强调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过后又忽略了,档案管理工作经常给别的工作让位。殊不知如果一个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不善,就不能说会计工作达标。因此,各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提高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关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常抓不懈,保持一贯性和持久性,使会计档案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2、制定规范,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要做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并结合实际,建立和健全一整套相关的制度。首先,建立财务档案归档制度,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归档程序、整理方法、归档要求等;其次,建立和健全档案保管、安全保密制度,采用先进手段和科学方法保管档案,明确职责,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损坏、不泄密。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对做得好的要给予表扬奖励,充分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对于工作做得差的要提出批评,责令他们及时纠正,并予以必要的处罚。凡涉及到本部门房屋买卖、土地使用、财产划分、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经济积案要另编检索工具,以便长久保管,方便查找利用。
3、规范会计档案装订、立卷、归档和销毁工作 。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订会计凭证必须使用会计凭证装订封皮,粘封装订线,并在粘封处加盖会计人员印章。封皮表面的有关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装订完毕必须按月份的先后顺序放入会计档案(凭证)盒中,必须认真逐项填写档案盒面上的内容。第二,设有综合档案室的单位,财会部门应按综合档案室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将会计档案移交综合档案室保管。未建立综合档案室的单位,会计档案暂由财会部门妥善保管,要明确专人负责保管工作。要配置专用箱柜及防盗、防火、防霉、防蛀设施。第三,各单位的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务会计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后,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机关和事业单位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销毁。对于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会计档案保管部门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时为止。
4、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要有与新时期主旋律相合拍的政治头脑,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品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与新时期档案事业相适应的知识层面,熟练掌握档案学专业知识;要有与新时期档案工作相需要的职业道德。总之,政治理论知识扎实,档案专业知识深厚,科学文化知识广博,职业道德高尚,是一个档案工作者具备的职业要求。(王晓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