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心红 陆龙和
转变作风,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关键。我县将今年确定为“干部作风建设年”,为剖析我县各级领导干部当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问题存在的根源,分析应对的措施,笔者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广泛地调研。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当前,加强和改进我县领导干部作风,应从建立机制,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强化监督入手,按照县委要求,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加快推进生态水电大县建设,着力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的新竹山提供坚强保障。
一、当前基层领导干部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退化,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当前,有的领导干部忘记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忘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以权换钱,行贿受贿,堕落成腐败分子,受到人民群众的唾弃。有少数单位的领导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和投资者态度冷漠,盛气凌人,工作拖拉,用慢功办急事,用常规办特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少数单位的执法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作风不实,以权代法、以情代法、以利代法,有利越位,无利缺位,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还有少数单位利用管理职权,谋取小团体利益,把一把本应该无偿提供的服务变相转为收费项目,甚至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2、学习松懈,群众观念淡薄。个别领导干部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水平很高,能力很强,本事很大,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他们看不起群众,不愿意向群众学习,遇事不同群众商量,不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把邓小平理论看成是死板、僵化的教条,没有用市场经济的知识去开动脑筋,找准当地经济发展和部门发展的路子,结果导致某些决策失误,引起群众和职工的不满与抵制。少数部门的领导知法犯法,通过多种途径,出台一些不符合县情的收费标准,特别是某些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费用明显高于周边县市,导致收缴矛盾突出,社会群众反映强烈;对部分企业、个体户应该享受退税、下岗职工优惠政策等不落实,甚至人为设置障碍;少数执收执法单位的领导还利用行业管理职能和部门优势,频繁到生产经营场所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滥用自由裁量权,对搭车、超标收费未果的监管对象故意找茬处以罚款。
3、工作漂浮,表面文章突出。有的领导干部作风漂浮,两眼向上,两脚跑上,懒于下基层,即使下基层,也是走马观花,谈不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他们习惯于发号施令,做事情仅仅靠开大会,发文件实行领导,做工作是有布置,无检查,对上级的批示虚于应付,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有的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采取推诿、哄骗的方式打发群众,态度生硬,作风粗暴,拒群众于千里之外;有的变相收费,变相摊派,对群众和企业的疾苦不闻不问,麻木不仁;有的习惯于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很不注重自身的形象,把党群和党企鱼水关系演绎成油水关系;有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安心工作,跑调动,搞走读,把单位的公务用车当成自己的私人小车;有些单位比较热衷于搞文字游戏,比较热衷于搞数字游戏,比较热衷于搞花架子,单位领导解决问题的少,当二传手的多,甚至二传手都传不到位。
4、有禁不止,生活作风不实。当前,有的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和庸俗关系学,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对错误的东西无动于衷,不批评、不制止,听之任之。有的批评下级轻描淡写,批评同级躲躲闪闪,批评上级遮遮掩掩;有的自我批评避重就轻,批评别人是浮光掠影;还有的是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在党内不说,到党外乱说,遇到困难绕道走,是非面前不开口,结果是软化原则态度,宽容落后情绪,迁就个人主义,助长歪风邪气。有的领导不顾县委、政府的三令五申,仍然我行我素、顶风作案。据少数企业老板反映,有些权力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给办理手续时硬要红包,而且还非得要老板请他到酒店去吃饭,吃饭以后还得安排喝茶、唱歌,同时还要安排小姐服务。还有的干部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开辟“第二战场”,上班时间不在机关和办公室打麻将了,也不在县内打麻将了,而是远征到房县、竹溪、十堰等周边的休闲娱乐场所去打麻将。
二、加强基层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学习调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首先就是要活学活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具备现代经济思想,熟练运用资本营运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挖掘资本市场的巨大潜力,通过市场运作的手段,不断创新筹资机制、招商机制、发展机制、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外来资本、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到技改项目、城市建设、公益事业等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有效解决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等矛盾。二是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理论学习放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加强对重大问题的集体学习,并与专题研讨、调查研究相结合,形成自觉学习、深入思考的风气,努力提高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深刻性。三是要做到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不断拓展学习内容,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重视学习现代科技和业务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思想能力、行动能力、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具有全局眼光、把握发展规律、能够开拓创新、善于驾驭全局的现代型领导干部。努力争做一个“张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思、有事能办”的新型干部。
二、密切联系群众,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当前,我们有一些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工作、办事情缺乏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导致领导行为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好大喜功,搞短期行为,做表面文章,造成劳民伤财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克服这种现象,一是要改进领导工作的价值取向观和考评方式。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不要被狭隘的个人利益、部门利益或者小团体利益所左右,而要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放眼长远,时时处处掂着人民群众的利益。领导干部必须真正将“群众想什么就为民谋什么,群众盼什么就为民办什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埋头苦干,开拓进取,坚决摒弃形式主义的作法。当前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在广大农村大搞新农村建设时,各级领导干部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珍惜民力、民资,不搞花架子,不搞瞎指挥,集中力量办实事,以实绩树形象,以形象换人心,以人心促发展。其次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时刻注意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使各项决策、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另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坚持“投资者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投资者有什么困难,就解决什么困难”的原则,按照“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公开办、变通办”的要求,进一步转变作风,创新方式,提高效能,全力以赴为投资者搞好服务。
三、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要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一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二是要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破除官本位思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不图虚名,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活动,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三是在行动上,要坚持重实际、求实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四是要不断剖析自己,发现问题。要始终牢记“发现问题就是成绩,回答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发展”的道理。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剖析,反思一下自己走过的每一步,实事求是地对自己、对过去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五是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乎竹山形象”、“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的观念。聚一切围绕中心、一切服务中心、一切服务中心,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合力,把各类投资者奉为嘉宾,视为上帝,高看一筹,厚爱一层,自觉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真心诚意地重商亲商、扶商兴商、安商富商,千方百计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一心一意替投资者排忧解难,切实做到引导不干涉、支持不添乱、服务不刁难,坚持以良好环境和优质服务留住客商,赢得投资,加快发展。
四、培养良好从政道德,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在团结方面我们各经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两讲、三多、四不”。“两讲”,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立场要坚定,旗帜要鲜明,绝不能含糊;在小事上要多谦让,多顾全他人。“三多”,即多沟通,要勤联系,勤谈心,勤交心,宁可沟通过了,也不要沟通欠了;多理解,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同志相处、分析和处理问题,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多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多规范,工作中要时时处处,注意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照章办事,照程序工作,既到位又不越位,否则就容易发生碰撞,产生磨擦,出现矛盾,影响团结。“五不”,即不猜,不无故猜测他人;不疑,不乱怀疑他人;不听,不听信小人挑拨;不信,不听信谣言,不听信小道消息和马路消息。从而使大家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话往一处说、事往一处做,同心同德,形成合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五、以德为本做人,增强执政为民意识。一是要把好做人原则。努力在“正、严、真、新、简、勤、实、和”八字上下功夫,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心境。二是增强执政为民意识。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在群众面前积善和戒恶都要长期坚持。要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需要视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满意视为第一追求,把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