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长林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要求各级党委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并提出在全党上下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国税部门必须认真贯彻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大力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才能营造一个风正气顺的工作环境,实现征纳和谐、干群和谐和班子和谐,促进国税事业的科学发展。本人结合本次干部作风整训,浅谈一下对作风建设的认识,以期对推进国税部门的作风建设有所裨益。
一、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首先,作风建设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肩负着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从国际形势来看,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而自身发展相对落后的压力。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既具有巨大活力,也存在不少问题;从近几年来的国税工作形势来看,工作变化快,工作起色大,工作亮点多,内外评价高,如果我们忽视自身的作风建设,整天被成绩所陶醉,沾沾自喜,掉以轻心,不乘势而上,就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其二,作风建设是凝聚人心的基础条件。党员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作风代表形象,作风凝聚人心,作风产生力量。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作风,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才能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形成共建和谐的强大力量;才能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随着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步伐日益加快,国税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紧紧抓住“人”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不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倡导学以致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良好风气,力所能及地解决干部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创造人心思齐,实干创业的可喜局面,才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国税事业全面发展。
其三,作风建设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是硬道理,作风是硬件。好的作风是保证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是推进工作、加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结合国税工作实际来说,近几年,国税系统紧扣发展主题,坚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指导国税工作,队伍素质日益提高,部门形象不断优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面对新形势,我们如果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成绩,势必会影响干部队伍的士气,势必会挫伤同志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正视存在的问题,就会引起产生骄傲自满、夜郎自大的情绪,就会错过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要从一个马克思主义唯物者的角度出发,客观公正地评价我们的功过是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求实的作风、顽强的作风、向上的作风、团结的作风,积极去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才能保持我们工作发展的好势头,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才能创造新的奇迹。
二、当前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思想作风方面。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的锐气,化解矛盾的底气,正视困难的勇气,迎难而上的志气;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导致心浮气躁,沉不住气;华而不实,好大喜功;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缺乏与时俱进的观念,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作茧自缚,坐失良机,甚至还有少数干部争名夺利,妒贤嫉能。
二是在学习作风方面。有厌学、怕学的倾向。少数党员干部从来不学习、不动笔、不读书、不看报、不思考、不归纳、不总结;学习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流于形式,消极应付;好高骛远,目空一切。
三是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责任心,爱岗不敬业;缺乏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政令不畅,我行我素;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的现象。
四是在领导作风方面。少数中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态度粗暴;怕吃苦,怕动脑筋,怕吃亏;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以身作则,表率作用发挥不够。
五是在生活作风方面。仍然存在铺张浪费,贪图享受;经不起诱惑,耐不住寂寞;生活情趣不够健康;个别干部还有吃、喝、卡、要、报等不良行为。
三、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
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努力形成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贵在落实,重点要落实好“三个加强”。
首先,要加强作风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对领导干部作风教育的根本要求。按照这一要求,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教育:抓好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开展作风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应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使广大国税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价值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抓好时事政治教育。以“五个一”学习活动为载体,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对党的重大决策和方针政策及时掌握,使国税干部紧跟时代步伐,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广大国税干部职工要有远大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坚信“不求一官半职,只求生活充实”的道理,明白“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原理,时刻做到不为世俗所动摇,不为谣言所动摇,不为名利所动摇;抓好党纪国法教育。要深入学习党章、“两个条例”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使干部的一言一行严格按照党纪国法办事,彻底消除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不良行为,切实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干部队伍;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开展经常性的荣辱教育,使广大国税干部知荣明耻,懂得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抓好和谐心态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快乐的心态和平常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待事业,对待个人得失,做到高调工作,低调做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抓好廉洁自律和廉政文化教育。要加强正确权力观教育。自觉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要加强正派生活、健康情趣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兴趣小组的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广大国税干部职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要加强主题教育,联系工作和生活实际,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警钟长鸣,舍身处地的感受生活;抓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既要学习各级党委政府树立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也要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自觉做到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
其二,要加强制度约束。“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规章制度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按照新时期国税工作的要求,一是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既防止个人独断专行,又防止班子软弱涣散和各行其是。一如既往地推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三民”管理制度。二是要健全监督制度。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十项制度,即坚持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免谈话、民主生活会、巡视和派驻、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等党内监督制度,重点落实问责制和诫免谈话制度。三是要健全有关工作制度。鉴于当前部分国税干部作风飘浮,纪律涣散,上班不上劲,工作质效不高的现象,建议在落实原有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的基础上,出台10条禁令,即严禁上班迟到早退;严禁上班串岗闲聊;严禁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和聊天;严禁闹无原则纠纷;严禁刁难服务对象;严禁白条收税或收税不开票;严禁向纳税人吃、拿、卡、要、报;严禁赌博;严禁违背诺言;严禁政令不畅。对违反“十个严禁”规定的,轻者通报批评,重者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触犯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论处。
其三,要加强督查督办。督查督办是作风建设的关键。离开了督查督办,作风建设将是纸上谈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首先,应成立专门督办机构。县级局要成立作风建设督查领导小组,由班子成员任正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监察室和办公室负责日常督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作风建设进行督查督办,及时发现问题,发布督办通报,客观公正地表彰先进,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方向。第二,要拓展监督渠道。要将批评与自我批评贯彻作风建设工作的始终,倡导说实话,办实事的优良作风,形成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坦诚相见,取长补短,团结共事的良好氛围。要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网络监督等监督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监督网络。第三,要建立完善督查督办通报制度。认真落实“工作有预案、落实有督查、阶段有小结、绩效有评价、责任有追究、完工有总结”的“六有工作法”,对月度、季度和重点工作要深入持久地坚持通报制,进一步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业务公开,促进干部作风得到根本性好转。 (作者系县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