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精心打造竹山“北大门”
发布时间: 2007-02-05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但果堂


    双台位于竹山的最北部,全乡版图面积413平方公里,人口17791人,耕地面积1.5万亩。我们新一届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紧密结合乡情,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初步确立了“依托优势资源,拓宽经济增长点;培植四大产业,实现四个增长(到2010年,农村社会生产总值达到1个亿,增长25%;财政收入过百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增长12%;招商引资达到1000万,增长67%),精心打造竹山北大门,建设边贸口子乡”的发展思路,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建设一个经济发燕尾服、基础牢固、充满活力的新双台。
    一、正确认识乡情,发挥五个优势
  双台乡素有竹山“北大门”之称,南距竹山县城40公里,北距十堰市96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十堰市“三小时交通经济圈”控制性工程---省级山区二级公路“鲍竹路”穿境而过,属竹山、竹溪通往十堰的交通要道,矿产资源丰富,蕴藏金银矿、铅锌矿、硫铁矿、铜矿、褐铁矿、磁铁矿、石灰矿、石煤矿等十余种矿产,总储量预计高达5377吨,尤其境内银矿储量大、品位高,仅尾沙矿库存尾沙就达50万立方米,可提炼十种金属和优质元素,开采期30年以上,开发前景广阔。山场面积广袤,森林面积39万亩,木材总储量225.4万立方米,生态产业潜力巨大。旅游景点较多,有十堰境内唯一的佛教寺院石佛寺,年接待游客量达5000余人以上,道教场所“学堂洞”风景宜人、明代古塔“和尚塔”、清代寺庙“火烧寺”,以及辛亥首义元勋张振武烈士故居、女娲广场等也都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双台美食一条街初具规模,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培植四大产业,壮大乡域经济实力
  长期以来,双台乡域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困扰着历届党委政府,发展时不我待,必须发挥资源优势、培植产业优势、形成比较优势,才能促进双台的大开放、大发展。
  一是培植特色农业。建设“四大基地”,即建好以大鸡、马头山羊为主的养殖业基地,以向山、界岭、田沟为重点,发展大鸡5万只,将竹山大鸡品牌做大做强;在青山、花园等山场面积大的偏远村组发展马头山羊6000只;建好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产量40万斤,打造“天麻之乡”;建好以茶叶、笋竹两用林、板栗为主的林特基地,木瓜以昌华山庄为“龙头”种植面积达6000亩,茶叶以双峰茶场为主体,新增面积500亩,总面积达2000亩,1-2年内与圣水茶叶有限公司联建茶叶生产车间,将“双峰”茶品牌打响。笋竹两用林面积达2万亩,积极引进笋竹加工为主的山野菜加工厂,实现产品的转化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建好以烤烟、葛根为主的经作基地,烤烟面积达到2000亩,葛根面积达到200亩,发展富民产业,打造拳头产品,形成产业链条,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发展矿产开采业。依托丰富的矿藏资源,加快资源的开发利用,努力把双台建设成鄂西北重要的特色矿产选冶基地。一方面服务于湖北银矿,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加大开发现有矿产资源力度。通过招商引资,打破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力争1至2年内,石灰矿、磁铁矿、褐铁矿相继上马,力争3至5年硫铁矿上马,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夯实乡域经济实力。
  三是培植生态旅游业。结合双台自身位于鄂西北黄金旅游圈交通连接点的优势,将发展旅游产业定位于为大旅游圈增添景点、增多看点、增加亮点,加大石佛寺、女娲山庄等景点建设力度,积极培植集游玩、休闲、美食于一体的第三产业,将生态旅游产业链延伸拉长。
  四是创优餐饮服务业。鲍竹路的贯通,拉动了双台美食一条街的迅猛发展,来自竹溪、房县、陕西、郧县等地老板20余家落户双台,从事餐饮服务业,年提供税收30余万元,同时也带动了建筑业、修理业、运输业、商贸流通业、信息网络业的应运而生。为进一步创优餐饮业投资环境,将继续完善集镇配套设施,按照“一主两翼”:即以集镇主干道为主,辐射两条支翼。一翼以渔塘大桥为主体的全长500米的“幸福路”,一翼以双台大桥为主体的全长1000米的“爱心路”,两条支翼全部重新规划、实现硬化;一至二年内逐步建成北部山竹交易大市场、在三关形成农产品交易市场,在南卡路交汇处形成商贸交易市场,将竹溪、房县、郧县、陕西的商贸物流业引到双台,建成商贸流通顺畅、区位优势明显的边贸口子乡。
  三、主抓四项工作,落实可靠保障。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内资外资并举,引资引智并重,采取资源换资本、产权换资金、存量换增量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大胆突破观念、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齐心协力抓招商、巧借外力促发展。要将铜矿、磁铁矿、硫铁矿、生态旅游、竹山大鸡、天麻之乡、美食一条街等特色项目成功招商、力争年招商额达1000万元。
  二是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加快培育形式多样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放开、放活山场、水体、矿产等山水矿产资源,吸引民间资本、社会各界参与开发。依托木瓜、茶叶、大鸡、天麻、葛根、笋竹等特色产业,建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成立矿业开发公司;采取引进、扶持和引导等手段壮大企业、公司规模,实现产品的转化增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鲍竹路全线贯通实现了以双台为中心构筑竹山到十堰3小时交通经济圈的目标,2006年我乡将35公里的南银路投入建设,全乡主要通道已全部开通,后期重点将45公里南卡路、15公里双罗路、16公里花园路、17公里水坪路,列入通村水泥路项目,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通过加快路网、电网、农田水利、信息通讯、集镇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完善、拓升双台区域功能。
  四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管钱、管事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领办产业、承包项目责任制。一项产业成立一个项目专班,一抓到底,责任明确。同时,实行乡领导联系村、乡干部驻村“一岗双责”工作机制,科学制定目标考核机制,严格奖惩兑现,把工作落实好坏与干部的待遇、升降、考评挂钩,在全乡干部中营造一种比落实、比干劲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为全面实现本届乡党委、政府工作目标,努力建好竹山北大门提供坚强的保证。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