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斌 李仕洋
贫困山区要想经济和社会有突破性发展,人才是关键。政府人事部门作为人才人事工作的职能部门,牵头抓总是其重要职责,要遵循人才开发、培养、吸引的基本规律,树立新的科学人才观,不断探索人才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途径之一:围绕发展,开发人才。按照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把促进开发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的要求,贫困山区的人才工作必须做到:目标任务围绕发展来确定,政策措施根据发展来制定,工作成效用发展来检验,结合实际,围绕发展来开发人才资源,比如偏远的鄂西北竹山县应紧紧围绕“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的总体目标,确立服务大业主、建设大项目、实现大发展的经济工作大思路。人才工作必须围绕这个经济大发展的总体思路来进行。
途径之二:发展教育,培育人才。贫困山区的人才培养工作,除了抓好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现代国民教育水平,这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如通过初中、高中、职业学校、计算机培训中心、劳动技术就业等培训教育机构,培养就读学生和社会青年,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高水平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途径之三:通过市场,配置人才。人才市场在人才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除党政人才外的其他人才,主要依靠市场来配置,贫困山区县应和省、市加强联合,在中央有关部门宏观指导下,按照国际贯例、抓好人才市场的健全和完善,进一步规范市场运作,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途径之四:利用项目,集聚人才。启动一个项目,可以集聚一批人才。贫困山区是应紧紧抓住、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认真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项目努力争取中央的支持,尽可能多增加国有资产的份额,尽可能多上重点项目,如竹山县的潘口电站、泥稀土开发等,为集聚人才创造条件;二是要同步规划项目建设和吸引人才工作,切实做到,通过项目聚集人才,依靠人才上项目。
途径之五:宏观调控,选派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目前的情况来看,贫困山区“孔雀东南飞”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一现象在贫困山区县的客观反映是:一方面已有的人才流失不止,另一方面紧缺的人才引不进来,这就严重制约了贫困山区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开发。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贫困地区自身的努力之外,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加强宏观调控采取行政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贫困地区选派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紧缺人才。
途径之六:综合协调,整合人才。政府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的职能作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合理规划各相关部门如教育、卫生等单位专技人才职责、权限、任务,做到应该放的放下去,该管的要管住、管好,集中精力研究解决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问题,从而形成在地方党委统一下,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协调高效的人才开发新格局。 (作者单位:县人事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