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在服务群众中体现人大代表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06-05-2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 沈   东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农村各项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人大工作,努力体现农村人大代表服务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笔者通过潘口乡引领人大代表服务群众、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活动,体现农村人大代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建设一支努力履行职责的为民服务队伍。
   “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农村人大代表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民代言、多提意见建议,为农民群众排难解忧、办实事、服好务。建设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作风正、使命感强的人大代表队伍,是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促农增收的关键。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针对农民群众对政策法规、种养实用技术、农产品销售及致富信息等方面的迫切需要,以农村人大代表为主体,抽调农技服务人员、乡村干部、致富能手等组成政策法规、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等督导、服务组,深入各村组开展“送信息、送技术、送政策”等活动,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增收难、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等问题,真正让人大代表成为履行职责、服务农民得实惠的践行者。
     二、积极创造环境,构筑人大代表为民服务的平台。
    充分发挥农村县乡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代言建言作用,让他们成为群众致富的典范,离不开必要的平台和载体。要想解决农村县、乡人大代表只是在人代会上举举手、表表决,平时无所事事的现状,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搭建功能相对完善、运转比较高效的便民服务平台。再依托这个平台,每季度必须坚持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开展一次活动,进行一次视察,抽出3—5天的时间,深入各所在的村组,认真走访群众,听取、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上级人大机关,反映群众心声,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在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上,应优先培训农村的县、乡人大代表,把他们培养成“两栖”能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参政议政上能代言建策;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能组织村民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在服务上能送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培训、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从而拓宽县、乡人大代表助农致富的渠道。
     三、完善机制,形成为民服务的制度。
    保持县、乡人大代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作用,贵在形成长效机制。要把为民服务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必须有一套制度作为保证。应针对农村实际,逐步建立形成县、乡人大代表议事、办事、便民服务、农业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政策法律法规服务等制度。按照制度规定,县、乡人大代表每月要组织村民或村民代表召开一次联席会或者代表会,讨论决定村里的重大事项,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设立农技咨询服务点,组建种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合作社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种养技术指导、新技术应用推广等服务;广泛收集实用技术、致富项目、产品销售、劳务输出等信息,为农民增收致富当参谋;定期开展政策、法律法规宣讲,引导农民群众树立遵纪守法意识,构建和谐社会。
    四、探索为民服务的工作考核机制。
    人大代表服务人民、服务新农村建设,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实实在在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实效中。这就要求我们各级人大组织在探索工作新思路中,建立起一套检查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农村县、乡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过去,农村县、乡人大代表的主要任务是开会、收集意见建议、参与视察活动,为评议别人打分。现在,我们应该把农村县、乡人大代表服务群众、履行职责也纳入任期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量化分解各项目标任务,定期检查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推广新技术、指导培训实用技术、提供信息和致富项目、参政议政、收听群众意见建议等方面的情况,再定期组织群众、党员对农村县、乡人大代表的服务质量进行测评,并将结果作为奖惩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作者系竹山县潘口乡党委副书记、乡人大主席)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