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 2006-04-19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毛昌盛

  自2005年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各级各部门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念和看法,笔者在乡镇工作多年,认为农民的需要、农业的需要、农村的需要就是我们干部工作的全部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党的一项长期战略决策,建设者什么样的新农村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基层干部群众关心的难点和焦点问题。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大约需要5到10年左右的时间,甚至更长。结合我县的实际现状,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我浅谈个人看法:
  一、结合实际、找准山区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党中央对新农村提出了总体思路,我们要按照这一指导方针,结合各地实际,找准工作重点,我认为乡镇新农村建设应抓好以下几个重点。1、道路交通建设。新农村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水泥路硬化问题,便利的交通能改善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卫生环境,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不仅是水泥路到镇到村到组,有条件的要到院到户。2、“三改一建”项目。以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为主的改建项目,可以给农户一年增收800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非常好。3、住房整修工程。良好的人居环境必须要考虑农村住房问题,但不是简单的“穿衣带帽”工程,有条件的农户鼓励拆旧建新或建新型农庄,没有条件的可鼓励农户“穿衣带帽”。4、人畜饮用水工程。彻底改变人畜饮用水问题,提倡农户建太阳能和热水器,使用淋浴洗澡,卫生间内洗衣服,改变人自身的卫生问题。5、发展绿色庭院经济。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大力发展林特干鲜果品种,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有条件的鼓励搞花卉等绿化品种。畜禽实行圈养,每户或以院内为单位建垃圾池,落实卫生管理体制。6、信息化建设和有线电视建设。大力发展手机接收站,扩大信号覆盖面,有线电视普及率大大提高。7、产业建设。依托山区自然优絷,大力发展村特产业,走“样板+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林特产上大做文章。8、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社会风气,重点抓好上学和就医两大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有条件的推进新农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村级图书室建设、村级卫生院和农户评“十星”。9、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大力推进民主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民代表大会等制度,各村制定有村规民约,建立村务公开墙。
  二、适应新形势,确立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方法。
  新农村建设是关系未来农村经济发展大事,提高群众参与意识,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为此,一是要加大政策宣力度。中央这个长期的战略举措是关系到农村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一个时代的进步,必须将中央、省,市、县社全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宣传到位,要利用多渠道,广泛宣传到家喻户晓。二是要加大群众参与力度。目前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很多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解一知半解,等、靠、要的思想十分突出,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支持力度不够大,配合力度不够强。有一头冷一头热现象,必须从思想上使群众消除不良思想,积极出钱、出物、出力共同解决问题。三是要加大典型示范培养力度。各乡镇要选3到5个村左右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来抓,镇、村共同制定发展规划,科学组织实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四是要加大整体推动力度和分步分批实施力度。新农村 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在推进过程中,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各地经济格局和群众基础不尽相同,必须按照先易后难,先紧后松,群众积极性高参与力度大的村先实施。
  三、探索新机制,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保障。工作搞的好不好,全靠干部组织领导好不好。为抓好此项工作,县委、县政府及县直各部门必须高度配合,统筹各方,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就支持,否则就反对,大力打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各乡镇要成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政策宣传,项目编制、申报、科学设计、组织实施、督办检查、对项目资金的有效监管等,村级要搞好配合,精心组织落实,使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真正落实到村级,落实到群众中去。
  2、 资金保障。必须确保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惠农政策,惠农资金直接到村到户,使农民真正受益,政府和各单位整体联动帮助在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
  3、政策机制保障。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全体干部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支持,要建立政策性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对项目组织实施实行责任追究制,进行奖罚分明,使用一定经济利益手段作保证,同时严肃干部作风纪律,来保证组织实施。(作者系溢水镇党委书记、镇长)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