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发布时间: 2005-12-05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谢心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8项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全景式描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也是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重大部署。
  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民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我们作为工业经济的主管部门,就应该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己任,从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出发,自觉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发展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心尽力,作出贡献。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发展缓慢,已经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农产品市场逐渐放开和市场准入的逐步扩大,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面对新的形势,要加快农业发展,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思维定势,在经营理念和工作方法上进行大胆创新,跳出农业抓农业,以新思路求得新突破。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我们自身的工作实践,用发展工业的思维来经营发展农业,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发展农业,我体会应千方百计地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发展。也就是说,要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引导农民及时调整种养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强化引导服务。一方面要引导农民、农业企业和各类农业组织牢固树立市场化观念,坚持以市定产,以需定量,实现由“拉着产品找市场”向“围绕市场搞生产”的思维转变;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对新型市场主体的培育,逐步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制,重点抓好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农产品信息市场建设,强力扶持一批农业产业龙头和经济中介组织,以引导农民更好地把握市场,进入市场。
  第二,要转变经营方式,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其核心是要提高集约化程度,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效益。要在对农业科学地进行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适度推进规模化经营,在整个产业内部优化各种农业资源的配置,实现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对内部挖潜力,向管理要效益,形成一种全新的效益型经营机制。在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专业市场,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
  第三,要强化质量意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虽然大大敞开,但门槛并没有降低,非关税壁垒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必须培植发展品牌农业、精品农业,逐步淘汰依靠农药、化肥支撑的传统农业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农业上,注重强化质量意识,通过建立一批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企业,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全面建立起质量标准、质量检验、质量认证等标准体系,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标准化程度。同时,要注重树立品牌意识,加快农产品商标的注册和绿色产品的申报,强力发展品牌农业,推出品牌产品。
  第四,要注重构建市场流通组织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推进农业发展经营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已逐渐暴露出来,且带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分散的小生产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衔接,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时常发生;二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企业难以和农户建立稳固的供求关系,两者依赖性差;三是农户对社会服务的企盼更为强烈,而政府难以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快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户和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联结载体,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衔接生产、加工、储运和购销各个环节,使加工企业、购销组织和农户等经营主体得以有机结合。同时,要逐步健全和规范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和运行机制,利用连锁经营、货物配送、订单生产、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不断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质量。
  第五,要加大产业深度开发力度,培植和延伸农业产业链。随着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再靠农产品提价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已不可能,必须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靠产业产品的深度开发增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组织实施中,应重点抓好以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商业企业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通过龙头带动和市场流通组织的促动,使各个生产环节连结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各生产环节的有机结合,加快农业产业一体化进程,最终形成以龙头带动促基地建设,以基地建设促龙头发展,各环节相互促进的利益机制。
  总而言之,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发展农业,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会一蹴而就。必须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要使工业生产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我们必须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的发展战略,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立足我县资源优势和现有基础,做到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示范引路,因地制宜,努力提高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的水平,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经济(招商)局〕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