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麻家渡镇作为竹山县传统的农业大镇,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切实抓出成效。
依靠产业化发展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原则,努力扩大五大种养基地,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扩大粮油生产基地,积极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努力提高单产,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2000吨,油料总产稳定在1800吨;扩大生态有机茶基地,依托“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品牌优势,以九里岗为核心,按照“三统一治”运作模式,力争到2010年茶叶基地总面积达到1.5万亩;扩大畜牧养殖基地,依托千家万户,发挥畜牧养殖传统优势,建成5万头牲猪养殖基地、500头郧巴黄牛养殖基地;扩大林特产业基地,新发展笋竹两用林5000亩、木瓜2000亩、肚倍1000亩、核桃1000亩;扩大良种繁育基地,发展3至5个农业制种专业村,繁育优质玉米种和蔬菜种。同时,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大力培育茶叶、粮食、油料、牲猪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立足工业化富裕农民。要彻底改变民穷财弱面貌,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镇富民战略,将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对接,实行差别竞争,错位发展,大力培植特色支柱产业和优势骨干企业,通过工业化减少农民、致富农民。要依托重晶石矿发展以碳酸钡、硫酸钡、硝酸钡等系列钡盐加工为主的精细化工业,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年产值达到1.3亿元,实现利税2800万元;依托石灰石、红砂页岩、黄粘土发展新型建材业,达到20万吨优质矿石和500万块优质砖产能;依托世界稀有的绿松石矿,发展珠宝饰品业,力争中等规模的绿松石加工企业发展到10至20家,绿松石产业总产值突破6000万元。要坚持走借助外力大办工业的路子,依托特色矿产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精心筛选包装项目,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一批投资商落户创办工业企业。在借助外力大办工业的同时,充分挖掘民间资本潜力,通过创优环境,实施创业指导,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热潮,使民办工业尽快形成“铺天盖地”之势。力争到2010年,全镇工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对财政的贡献率达70%。
推进城镇化繁荣农村。城镇化是繁荣农村经济、优化生活环境、拓宽增收渠道的有效载体。一是突出抓好中心集镇建设。以创建“楚天明星杯”和“省、市级示范镇”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努力使中心集镇建成区面积扩展到3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达1.5万人以上。二是突出抓好重点村和绿色小康村建设。结合镇域实际,切实加强对中心村庄规划建设项目的管理,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努力实现中心村镇的绿化、美化和亮化。三是着力实施“三通两改一硬化”工程(“三通”即村村通客车、通有线电视、通电话,“两改”即建沼改厕、建厂改水,“一硬化”即通村入院公路水泥硬化)。力争到2010年,使全镇所有行政村全部开通客车,95%以上的农户通有线电视,所有行政村全部通固定或移动电话;完成3000个农户沼气池建设并改造卫生厕所,建成安全饮水工程,使3万农民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完成通村水泥路80公里,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形成内畅外联、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
弘扬先进文化文明乡风。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一是继续深化“十星级”创建活动。麻家渡镇是全国“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发祥地,镇内罗家坡村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称号,要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创建的方针,继续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和“文明村镇(单位)”评选活动,实现由点到面的拓展和升级,带动乡风建设。二是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力争用3至5年时间,在全镇每一个村建成一个“农民书屋”,组建一支群众文艺表演队,开发挖掘一项民间传统特色文化活动,培养一批文化中心户,建设一个“农民文化大院”,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活动缺场所、缺人员、缺节目的状况,以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三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围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根本任务,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形成积极向上、和睦和谐的社会氛围。
坚持民主法治化管理村务。增强农民的民主法制观念,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方针。一是实行民主选举。积极引导和支持广大群众依法参加选举,主动参与村民自治的各种有益活动。二是实行民主决策。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党员议事会、群众议事会的作用,对兴办集体公益性事业,严格按“一事一议”的办法筹资筹劳。三是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政府主导与充分发挥村级党支部领导相结合,典型引路与全面推进相结合,镇政府定期督查与村民经常监督相结合,促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落实。四是实行民主监督。建立健全《党支部、村委会工作规范》、《村委会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两委”班子任期目标承诺和公示制度,科学考评,严格奖惩兑现,实现支部工作规范化、村务工作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作者系中共竹山县麻家渡镇党委书记、镇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