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潘口水电站正式核准后,官渡镇在县委、县政府及县移民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于今年4月份正式启动了移民工作。我们早安排、早部署、早动员,对淹没区实物指标进行了认真复核,摸清了移民安置意向调查,对新集镇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了评审,通过反复对移民身份进行确认,严格把好移民资格审核,共明确910户3659人为移民对象,为潘口电站建设移民安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移民工作氛围。<?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2、深入开展移民安置意向调查,准确掌握移民去向。5月份,我们组织移民工作站会同移民村驻村镇干部及全体村干部、中心户长,对三吉、街道居委会、新街、小河四个移民村淹没区移民安置意向进行了入户详细调查。通过多次召开群众会,广泛宣传移民政策,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移民安置意向。按县移民复核小组第二次进行了公示,人口共计910户3659人,根据意向调查后靠163户738人,集镇随迁447户1707人,自主外迁126户492人,安排外迁74户381人;空挂户73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去向待定户10户44人,机关人口247人,初步确定了五个移民安置点,为准确掌握移民去向,精心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认真搞好移民实物指标复核,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在2004年对库区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基础上,按照县移民指挥部统一部署,我们会同中南勘测设计院、县移民局抽调专人,组建专班,成立了实物组、土地组、人口组、房屋装修组,对移民区内的居民户、人口、土地、房屋进行了调查核实。调查结果经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签字认可并进行了公示。淹没区内涉及14个镇直机关、居民、农户,910户3659人,其中农业人口2850人,非农业人口809人,淹没房屋910户3557人,淹没涉及耕地2278亩,433户1720人,其中水田530亩,旱地1748亩。移民实物指标复核,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没有一起群体上访事件发生。
4、科学进行集镇规划,加快推进占地移民搬迁。4月份,镇政府同十堰市规划设计院签订了集镇规划设计合同,开始了紧锣密鼓地规划设计工作。得到了县领导和县移民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实地调研,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意见,使规划工作启动迅速,进展顺利。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数次征求意见,方案反复修改后,县政府组织23位专家并会同业主方、设计方、监理一起,于6月23日在我镇召开评审会,对新集镇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了评审,根据专家意见建议,十堰市规划设计院又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认真修改。7月上旬,在新集镇规划区,对72户313名占地移民的实物指标进行了认真复核,对临时搬迁过渡进行了广泛动员,对临时安置房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召开余房户倾情移民座谈会,广大居民积极支持配合移民工作,纷纷提出将自己的84套余房提供给他们居住,有效地推进了占在移民搬迁工作,为新集镇的建设快速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多次召开镇干部和镇直机关负责人及两个移民村的负责人大会,对全体镇干部和镇直单位落实了一对一的包保责任,即:包宣传政策、包租房对接、包签订协议、包组织搬迁、包督促建房、包社会稳定。截止8月15日,占地移民的搬迁、房屋拆迁工作已圆满完成。
5、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为确保潘口水电站二期移民工作顺利实施和稳步推进,官渡镇党委、政府把按时完成占地移民搬迁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和严肃的政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