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转变发展方式要在“六个突出”上下功夫
发布时间: 2012-10-0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并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重点任务。这既是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与实践历史地位的概括,又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今后几年,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期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2011年,全省GDP总量按当年汇率计算为7604亿美元,相当于排名16位的荷兰(2010年为7834亿美元);人均GDP为9644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2010年为9116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了基本现代化发展阶段。江苏必须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型,加大调整经济结构力度,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突出扩大消费需求,优化经济增长动力。要加快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努力实现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扩大农村消费是提高消费拉动作用的重要着力点。农村消费增长慢、比重低,同时也表明农村消费增长蕴含巨大潜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一是加速提高城市化水平,如果全省城市化水平在现有61.9%的基础上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则每年消费总额可增加350亿元,经济增长率可提高近1个百分点;二是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消费倾向;三是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优化城乡流通网络布局,打造产销一体化流通链条。
  突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创新驱动力。要找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突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和传统产业高新化改造,深入推进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传统产业提升计划,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事关产业升级的领域重点突破。推进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高端产业方向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在高水平研发基础上向产业高端化攀升。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努力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协同创新。
  突出提升服务业比重,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按照“十二五”规划目标,2015年全省服务业占GDP比重要到48%,则今后几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须高于GDP增速3个百分点以上。提升服务业比重,关键在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总量。要坚持以规模扩张带动结构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稳步推进养老、住房、医疗等公益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会展、总部经济等带动性强的服务业,使生产服务业规模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加快培育一批百亿元以上的服务业龙头骨干企业,促进服务业总量倍增、结构优化、竞争力增强。
  突出做大做强规模企业,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财富》杂志公布的2012年世界企业500强排行榜中,江苏仅沙钢集团一家上榜,落后于京沪粤浙鲁。必须把培育大企业(集团)作为经济强省建设的重点目标,力争未来能有更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列。要着眼新兴产业领域,发挥江苏重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的主体作用,引导其树立国际经营视野,形成科学发展战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特别是抓住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机遇,加大国内外并购重组力度,抢抓时机加快做大做强,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突出强化统筹规划,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江苏三大区域经济实力的相对差距虽然开始缩小,但绝对差距仍然较大。2011年苏南、苏中、苏北人均GDP之比为2.51∶1.55∶1。必须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四项转移”及南北共建开发园区等有效政策,继续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国内外产业向苏北转移要更加注重质量,财政转移支付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从城乡发展的协调性方面看,目前虽已取得较大成效,但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仍很繁重,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社会保障等事业与城市相比发展仍显滞后。2011年,全省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8.5%,比城镇恩格尔系数高2.4个百分点;农民文教娱乐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13.8%,比城镇居民低2.2个百分点。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发展“五个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突出深化改革开放,努力突破关键环节。江苏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要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基本路径,进一步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以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为主线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