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在农村文明创建中让农民争荣誉得实惠
发布时间: 2005-04-12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中共竹山县委书记 書記

  竹山县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从1993年开始至今已10年多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1996年将这一作法推广到全国,我们始终坚持在巩固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水平。2002年下半年以来,针对农村变化了的形势,我们将当前正在我县农村重点推动实施的“扶贫、信用、生态、文化、平安、健康六大工程”作为载体和手段,巩固和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为推进“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竹山的重要抓手,一批“文明致富农户”和“绿色小康村”正在创建中脱颖而出。广大农民群众在创建中开始享受到现代文明成果,既争荣誉又得实惠。
  一、创新载体,赋予“十星级文明农户”丰富的时代内涵
  “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之初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探索出来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过去那些优先招工、转干、入伍、三提五统和义务工减免等激励创建的政策手段已逐渐消失,群众参与创建的内在热情有所降低。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载体来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并以此为抓手统筹谋划“三农”工作和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决定选择并实施好“六大工程”,作为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载体。
  “六大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扶贫工程按照新阶段扶贫开发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重点是推进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和基础设施扶贫,为全县农民稳步实现小康创造良好条件;信用工程重点是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选和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农民诚信意识,使农民能够更加便捷地取得信用贷款支持,并以农村信用创建为龙头,推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和公民信用建设,全力打造信用竹山;生态工程重点是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家园,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建设绿色小康奠定基础;文化工程重点是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发展群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教育事业,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平安工程重点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安全文明”创建水平,切实维护农村稳定;健康工程重点是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医疗网络建设和健康知识教育,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面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同时,将“六大工程”建设与“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创建实行有机对接,我们先后两次对“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创建内容和标准进行调整和修订,突出致富星,努力形成“一星带九星”的格局。调整后的“十星”内容为:致富星、生态星、信用星、道德星、科技星、法纪星、计生星、文教星、团结星、健康星,更加体现了时代性,增强了针对性,贴近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目标,贴近了绿色小康建设实践,贴近了群众关注焦点。自2002年底“六大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农民群众参与创建的热情很高,并逐步成为我们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
  二、创新机制,四级联动,合力推进“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创建工作
  在科学规划、抓好试点的基础上,我们着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县委、县政府在强化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对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协调职能的同时,明确县扶贫办、信用联社、能源办与林业局、文体局、综治办、卫生局等单位为“六大工程”的牵头单位,分别负责相应工程建设的指导和扶持工作,并实行量化考核和目标管理,创建村的村支两委负责组织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目前形成了县委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组织协调、责任单位牵头推进、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创建机制。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在不违背国家政策和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合理整合资源,各项支农扶贫资金捆绑起来,既整体推进又重点突出并发动群众,共同推进“六大工程”的实施;二是对争创为“十星级文明农户”的,优先给予“三改一建”等项目扶持,优先评选为信用户,并按信用等级高低确定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支持这些农户加快发展,使农民在参与“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中得到具体的实惠。两年来信用工程的开展,共评定信用农户92366个(占农户总数的88%),授信额度4亿元,累计投放信用贷款2.49亿元,按期回收率达99%,支持新发展产业达12万亩。县信用联社2004年也实现建社以来首次盈利达102万元。三是把评星工作与农村致富能手的培植和“十户联防中心户长”的选择工作结合起来,在全县4100户农村致富能手中评选出2250户“十星级文明农户”示范户,在全县2630个“中心户长”中评出“十星级文明农户”2100户,从而在全县广大农村形成多层面创建、全方位推进的创建格局。
  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目标上,我们坚持由比较单一的农民受教育争荣誉,转变为既受教育争荣誉又得实惠强素质。目前,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主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县农村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收到了十分积极的效果,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贫困落后面貌大大改观,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显著改善,文明富裕程度逐年提升,文化生产力建设有了一个新的进步。我们将在上级的重视关心和项目倾斜扶持下,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抓好这项打基础管长远促发展的“细胞工程”,切实把我县农村三大文明建设做得更扎实更有效。(此文为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座谈会”上的汇报)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