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德国
“建设生态水电大县”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的发展战略之一,那么,“生态水电大县”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呢?
第一,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契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继续实施长防林工程及日援汉江上游水土保持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此为契机,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将竹山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左右,为竹山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体系。
第二,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除肚倍之外,竹山还盛产香菇、黑木耳、桐油、生漆、核桃、板栗等林特产品,这些出自优良生态环境的绿色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此外,特种养殖、高山蔬菜、绿色食品加工业等也已开始兴起。要调优粮、林、畜、禽、菜、果等传统规模产品,培育扶持种子、种苗、规模特色养殖、优质绿色食品饮料和无公害中药材等新兴产业,形成具有竹山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带。
第三,以发展生态工业为基础,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水能资源丰富,装机78万KW的龙背湾、潘口、小漩电站已完成前期工作,即将上马;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品位高、储量丰富,已探明C+D级储量的矿产8类32种,银金矿储量占全省储量的70%以上,开采前景广阔;有机茶、森林蔬菜等特色产品的生产规模都蔚为壮观,开发绿色有机食品系列加工的潜力十分巨大。
第四,以发展生态旅游为重点,努力拓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好潜力巨大的生态旅游资源,开放开发“堵河源”探险游、探源游、漂流游、休闲度假游、生态农业观光游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品,进一步挖掘边界文化、茶文化、森林文化、根雕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资源,带动餐饮、旅馆、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总之,建生态水电大县,就是要以水电建设为切入点,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为骨架,大力发展科技型特色产业和生态型民营经济,努力把竹山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强县。(作者单位: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