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状元情结何以屡禁不绝
发布时间: 2010-06-28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近日,广东省考试院宣布今年不公布高考状元,江苏、广西也有类似规定。然而,各地高考状元仍在纷纷出炉。多年来不得炒作高考状元的三令五申,基本如风过耳,没人真当回事儿。
    其实,如今的高考状元,已经与过去不大相同了。因为招生渠道的多元,经由高考进入大学,已经不再是千军万马必过的独木桥。别说海外高校吸引了不少尖子生,国内升学也有保送、直推、特长生、自主招生、加分政策等诸多途径,需要全力以赴拼高考的学子,在很多省市的比例日益缩减。有些重点中学,“裸考”生只占一半左右,甚至更少。
    那么,一边是三令五申,一边是“状元”缩水,何以这一年一度的状元炒作仍然热火朝天呢?
    往远了说,中国的状元情结,持续上千年了,岂是说断就能断的?状元及第、“天子门生”,一登龙门便身价百倍,可以立马改写省志、县志、族谱、家谱,足以辉映千秋。除了功名利禄的现实诱惑,状元情结中也不乏正面的导向作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草根百姓而言,崇拜书香,往往就朴实地落墨在了状元头上。

往近了说,在今天,除了骨子里断不了的状元情结,更有极其诱人的现实利益。状元出自哪里,就标志着哪里拥有“美妙”的升学率,也就在来年拥有可观的生源和财源。据媒体报道,一个省级状元,竟然有可能带来高达百万元的直接经济利益,让状元本身、状元所在中学甚至状元所在县市一夜之间名利双收。更不要说由此而带来的高昂间接收益,在有些县市,培养出状元的学校领导或县乡教育部门的领导,也能由此得以升迁……
    试问,这样一本万利的状元利益链,焉能不让人心动?还不单是养成状元的一方,炒作状元的一方如媒体也能收获眼球、发行量甚至广告,这种种岂是一纸禁令所能约束?
    其实,偶然报道个把状元的成才经验,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错事儿。如果将状元背后的利益链彻底斩断,就算有状元报道又能掀起什么风浪来呢?
    问题在于,如今类似高考状元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各方炒作的欲望被应试体制挑动得极为亢奋,这不是简单的禁令就能压抑得了的。就连应试制度的屡禁不改,背后也有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在拨弄。奥数、作文竞赛、各路等级考试以及教辅材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背后有多么巨大的市场,多么庞大坚挺的利益集团,就连胆敢对小升初说个“不”字的媒体,也要被或明或暗地“潜规则”。所以,状元之炒作,只是汪洋般的应试市场之海的冰山一角而已。“冰山”不融,削掉这一角,于事无补,它还会不断顽强地拱出头来。
    撼状元炒作易,撼应试体制难——但是,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计,再难,也得开始措手了。(李泓冰)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