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回望二战--谁来感谢中国
发布时间: 2009-09-22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近年来,中国随着对世界的开放,重新评价西方在二战对中国的援助,感谢美国飞虎队,缅怀前苏联援华航空队。纪念碑又重新树起来了。    
  首先,当然要感谢他们,对援助中国民族抗战牺牲的国际战士个体,我们永远保持崇敬。
  但是,不要把军事援助当作义薄云天的童话故事。  
  记得战争与回忆中,苏联将军对美国人说的话:“美国的援助,可鲜血是苏联的。” 
  不切实际地夸大西方的援助,甚至消极到认为中国的牺牲只是造成了拖住日本侵略步伐的泥潭,中国战场是被动从属性质的,是被西方拯救的。就未免可笑了,二战的主要交战大国中,除了中国,都是工业发达的世界强国,大体的排名是1美国2苏联3德国4英国5法国6日本7意大利。面对日本这样的工业发达,能够生产从军舰飞机到坦克大炮的凶悍军国主义国家,只能勉强造一点步枪迫击炮等轻兵器的中国,又缺乏外援,14年的泥潭不是那么好当的。而欧洲的法国,只抵抗了几个星期,就对德国举手投降了。
  蒋纬国先生回忆,在38年武汉会战的危急阶段,蒋介石在浴室洗澡,经常大声狂叫,声音凄厉。有时叫妈,有时叫爹,这样的情景让人实在没有办法想象。正是抗战的危急时刻,go-vern-ment内部投降势力抬头,军事装备经过凇沪,徐州会战后几乎损失殆尽,压力实在太大,半个世纪后,由蒋家晚辈讲述出来的真实,倒展示了蒋性格中‘人格”的一面,没有人会觉得可笑,因为蒋介石毕竟没有投降。
  抗战时期的蒋先生是可敬的,每一个有基本常识的成年人只要不事后诸葛亮,都能够理解在工业时代,以缺乏外援的几乎纯粹的农业国家抵抗侵略强权的艰辛,仅靠中国嬴弱国力,在二战不屈不挠,坚持住,并且坚持到了最后挤身四大强国之列,已经让蒋在中国鸦片战争后100年里的政坛人物中光彩照人了。如果不是抗战胜利后,一系列的失误-------蒋介石是令人惋惜地与伟大擦肩而过的历史人物!
  20世纪上半叶,是大国左右中国命运的时代。
  前苏联是少数几个影响过中国历史进程的大国之一。且不说意识形态的输出,在对日本侵略的微妙态度,更是显示了苏联从来是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日本与早就实质霸占外蒙的苏联一样,同为中国的外患。
  只不过,苏联从十月革命后,相当一段时间,忙于经济建设,放缓了对中国的蚕食。而且苏联始终面临东西方两线的压力,不仅西方,从日俄战争后,东方的日本对苏俄始终是进攻态势,十月革命后还一度侵占过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
  而西方是始终决定苏联国家存亡的区域,三十年代末,崛起的德国是苏联最大的潜在敌人,苏联在二战的经历也说明,在美国大量物质援助下,苏联击败德国是付出怎样巨大的牺牲。所以在解决德国前,苏联是不愿明确与日本为敌的。如果中国抵抗不住日本,那么苏联的危险系数就大为增加。
  援助中国,是苏联缓和远东压力的必然选择。
  苏联一直想把中国处于自己控制下,道义甚至是信仰只能够屈居其次,一方面是对中国抗战的有偿援助,当然,所有的军事装备中国都以战略物资和矿产偿还了,另一方面是对日本侵略占据东北的认可,苏联是世界上除极少数法西斯国家外,正式承认伪满洲国的国家!苏联在中日关系上的合纵与连衡,实际上是在玩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技,希望国力薄弱的中国牵制日本使其无力北进攻击苏联。同样,中国战场也变成了苏联武器和战术的实验场。 
  怎样回报国家间的援助,我们印象中的传统反派,西班牙的弗朗哥却给出了另类的回答。
  三十年代的西班牙内战,同样是苏联与德意法西斯国家的代理人战争。但是,同为法西斯阵营的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却有罕见的冷静与理性,在二战爆发后,面对初期德国的节节胜利,瓜分世界的惊人诱惑,回首当年德国援助西班牙法西斯上台的恩惠,弗朗哥保持了一个国家领导者的审慎和冷静,以至希特勒声称,他再也不愿意和弗朗哥这个狡猾的家伙谈判了! 
  在整个二战期间,以士兵英勇善战著称的西班牙只以志愿军名义向苏德战场派出2万人的部队。西班牙的中立使它避免了人民在内战后又一次血流成河,更避免了国家与德国意大利轴心国的同归于尽。
  有人说希特勒如果是死在1939年战争爆发前的话,那他就是德国历史上的伟人了,可惜,历史不能够假设,1945年德国失败在即的时候,希特勒下达毁灭德国工业设施的尼禄式的命令,向我们揭示了,尽管他非常崇拜拿破仑,尽管他也有许多看上去了不起的品质和才干,但他在心灵的伟大方面与拿破仑相去甚远。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后,以国家和人民为念的退位,将自己定格为真正历史的伟人。而希特勒已经被权力绝对地腐蚀了,把自己功业理想的毁灭当作国家的毁灭,不惜要让曾经表示过无限热爱的祖国人民为自己殉葬,他不是拿破仑式的能够光耀后世的末路英雄,只能算是个“朕即国家”的盖世枭雄。虽然,作为独裁者的弗朗哥至今毁誉参半,虽然他在内战中双手也沾满同胞的鲜血,但是历史和西班牙会铭记他在二战期间为祖国所做出的艰难而明智的抉择。
  援助的背后是一个国家战略的延伸!这就是援助背后的真相。
  坦率地说,最早从军事上援助中国抗战的竟是纳粹德国,出于对中国战略资源钨的需求,中德在30年代一度进行了广泛的军事贸易与合作,毛瑟步枪,德式大钢盔-----大量的德械装备的精锐国军,是抗战初期遏制日本猖狂进攻的中流砥柱。直到后来德国为与日本结盟,只得中断对中国的军售。
  1937年开始苏联先后与中国签订了三次贷款协议,总额为2.5亿美元,实际到位1.7亿美元。苏联允许中国使用这些贷款从苏联购买武器装备,这成为抗战前期,中国军事装备的主要来源之一。
  张鼓峰诺门坎是日本主动对苏联的试探进攻,也就决谈不上苏联对中国的变相支持了。苏联在远东驻军可以说始终是防御性质的,日本其实始终在为资源而发动侵略,夺占东北,是为了东北丰富的煤炭,日本一直梦寐解决石油资源严重匮乏问题,由于当年勘探手段的有限,在占领东北期间没有发现大庆油田,对苏联中亚的石油则始终垂涎。
  苏联在张鼓峰诺门坎事件都是防御性反击,所以在军事胜利后,没有扩大事态的原因就在于:在有西线后顾之忧的前提下,苏联是不敢大举东顾的。
  不仅二战是这样,朝鲜战争同样是如此,所以才一度扶持出兵朝鲜的中国为亲密伙伴,甚至是69年珍宝岛事件后,柯西金跑到中国的缓和姿态,也不是怯懦,而是苏联的战略始终重点在西方。
  远东地区从来是作为苏联的战略大后方来经营的,打开苏联地图,我们可以发现,苏联欧洲部分的平原地形是非常容易被机械化部队突击的,二战希特勒德国的闪电战,短短几个月就几乎吃掉了苏联欧洲领土的大半,就是证明。是远东亚洲广袤的战略纵深,丰富的资源才避免了苏联如法国西欧亡国的恶运。所以苏联始终是极力营造安定的后方环境。
  对日本来说,张鼓峰诺门坎的影响也是决定性的,说明日本陆军的装备和战术思想远落后于苏联。日本的致命问题就是,它有限的国力,无法在维持规模居世界第三的海军同时,保证庞大陆军的装备不断更新。这叫鱼与熊不能兼得!北进面对装甲硬壳,苏联油田既然可望不可及,那么软腹东南亚的石油就是唯一的选择。在西方殖民者脆弱统治下的东南亚,正是日本装备先进的海军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
  日本在1939年与苏联在诺门坎的冲突中严重失利,认识到了日苏陆军装备的巨大差距,北进的计划受挫,逐渐束之高阁。
  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签定《苏日中立条约》,背叛了1937年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日中立条约》宣称“苏联go-vern- ment和日本go-vern-ment庄严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go-vern-ment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苏日中立条约也违背了1924年5月31日在北京签订的《中苏协定》,该《协定》第四条规定:“两缔约国go-vern-ment声明,嗣后无论何方go-vern-ment不订立有损害对方缔约国主权及利益之和约及协定。”。苏日签约后,斯大林亲往火车站送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并破例与日外相共同坐一段火车送行。4月25日,苏联和日本go-vern-ment代表在东京交换条约批准书,宣布《苏日中立条约》正式生效。条约的有效期为 5年。根据《苏日中立条约》,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
  联系到45年苏联出兵东北后,军纪的败坏,与在德国东欧的淫掠相同,完全把中国当作战败国。对东北资源和厂矿设备的掠夺,对中国国土外蒙的分割,旅大军港的租借,它的霸道嘴脸大白于天下。
  人必自助,然后天助,国家间除了利益,往往没有道义可言,斯大林曾经对为外蒙问题力争的蒋经国说:“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    我可以告诉你:条约是靠不住的。再则,你还有一个错误;你说,中国没有力量侵略俄国,今天可以讲这话;但是只要你们中国能够统一,比任何国家的进步都要快。 ”  
  什么我要说是中国从战略上帮助了苏联,而苏联二战对德国的战争胜利对中国无益!  
  1940年的日本与德、意三国在柏林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德意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
  看明白了,强盗之间也是划分势力范围的,即欧洲是德国的,而亚洲是日本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即使德日联手瓜分了苏联,那在短时期也很可能象39年的苏德瓜分波兰一样,是平分秋色。
  甚至日本在41年冬天,不与德国呼应进攻苏联,潜意识恐怕是对高加索的油田在德国的势力范围,自己无法染指,心有不甘,不愿意为德国的胜利火中取栗。德日同盟的同床异梦就在这里。多数情况根本没有战略配合。所以苏联挡住了德国,让中国免遭德日联手瓜分是根本不成立的。
  就算德国在占领苏联欧洲部分,野心膨胀,进攻亚洲,德日大打出手,假设打到中国边境,首当其冲的是日本占领下的东北,那就是日后强盗翻脸的范畴了。
  很可笑的是沙皇时代,不断蚕食中国远东领土,而苏联时代在二战以前之所以放缓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只是巩固对外蒙的侵占)恰恰是德国对苏联的军事压力,迫使苏联只得将注意力转向西方。
  而二战一结束,苏联无后顾,马上对中国进行了蚕食,在新疆的三区鼓动分裂式暴动,对内蒙渗透,在东北,则几乎恢复继承了沙皇时代的铁路和租借旅大军港的特权。如果不是49年中国大陆的变色投入社会主义阵营,那么今天中国领土会缩减多少还是未知数。但是可以肯定损失的决不止一个外蒙。
  就是看上去很美丽温情的援助同盟背后的残酷真实。二战的中国,为战胜法西斯付出了最巨大的牺牲,可是美苏英在雅尔塔会议上,却给予中国近乎战败国的待遇。
  我常想,俄罗斯是不是应该给中国十四年抗战牺牲的英烈立一块纪念碑,感谢中国几乎是独立用自己瘦弱的躯体,拖住了当时世界排名第六的军事强国-——日本.实际为苏联的反败为胜赢得了时间。
  德战争中,法西斯一度是那么接近于胜利,其实就差那么一点了,他们有狂热的战斗意志,信仰冒险和出奇制胜,而美国刚进入战争体制,强大工业潜力还没有迸发出来,能拖住日本陆军使其无力北上攻击苏联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不是南进派,而是不屈服的中国。没有中国的殊死抵抗,拖住了日本的疯狂侵略机器,41年冬天的莫斯科城下,德日法西斯会师苏联的噩梦,就可能变成历史的真实。
  可实际上立碑是不可能的,历史从来是主导宰割世界的强者在书写,弱者只有牺牲的权力。从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俄罗斯要在十年不成功的变革后,从垃圾堆中把斯大林翻了出来,重新粉饰评价,因为斯大林不仅代表了独裁和残暴,他还代表一段俄罗斯历史无上的光荣与辉煌。斯大林不仅打赢了二战,并且使苏联主导了战后的世界。这也许是在十子路口徘徊的俄罗斯最需要的精神慰寄。
  1940年9月,日本与德、意三国在柏林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为日本开启了太平洋战争的灾难之门。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德意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缔约国受到目前未参加欧洲战争或中日冲突的一国(指美国)攻击时,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条约不影响各缔约国与苏联的现存政治关系。侵略成性的日本与远在欧洲的新兴扩张集团德意结盟,作起瓜分世界的迷梦,可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德意与日本在军事无法互相支援策应,只能各自为战。利令智昏成为轴心小伙伴,使日本置身为太平洋地区的英美眼里的潜在敌人。
  美国出于维护自己在太平洋地区的绝对主宰地位,就必须遏制日本的侵略势头,对日本进行石油和钢铁的禁运。直接导致日本在41年12月8日挺而走险偷袭珍珠港,从这时起,一直孤军奋战的中国才被“价值发现”得到美国实质规模化的援助。
  罗斯福曾经对反对援华的政客说,不要只看到驼峰空运的巨大伤亡和成本。如果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抵抗,那么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就将面对从中国解脱出来的成百万的日本师团。中国庞大的资源人力将变成日本的战争潜力,美国的武器金钱挽救的却是美国自己士兵的鲜血和生命。
  中国不仅在兵力,更在战略资源情报支持了盟国的战争事业,当时,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电报已经被中国方面破译并转交美国,只是没有引起美国相当的重视。
  在赞叹飞虎队杰出业绩的时候,不要忘记为了掩护盟军落难飞行员,中国的普通民众付出了大片村庄整个家庭被日军焚烧屠杀的命运,那可不是为了奖金酬劳,今天与飞虎队相比,又有多少人能记住他们,无名的英雄。
  中国抗战的财产损失:以1937年的美元币值计算,共损失300多亿美元。军民伤亡达数千万,当时日本每年国民总收入为7.7亿美元,如果日本对此负赔偿责任,要半个世纪才能还清。而中国在抗战期间得到的盟国所有援助,不过如下;中美结盟后,美国加大了对华援助的数额。1942年双方签订的《中美租借协定》,中国可以无偿获取美国大宗军事援助。据美方统计,战时美国对华租借援助总额8.46亿美元,其中除2000万美元须偿还外,其余都是无偿赠予。加上苏联的1.7亿美元,总共不过10亿美元。而美国通过实施租借法,共提供给苏联和英国租借物资约400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得到的只是租借总额的零头,而且决大部分是在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得到的。
  残酷的东南亚战争给曾经瞧不起亚洲人的西方上了惨痛的一课,经历了太平洋战争初期一溃千里的惨败,英美终于认识到,中国在数年几乎孤立无援的抗战中,抵抗的是怎样狂热善战的虎狼之师,中国只有几发子弹的士兵在战场上,抗击着有着千发以上昼夜间射击训练的精良日本杀手。而日本的空中支援和炮兵火力,更是当时中国望尘莫及的,相比菲律宾巴丹和新加坡投降的十万装备精良的英美军队,在缅甸为孙立人将军解围的英军大概能够知道什么是中国的战斗精神。随着援助的到位,中国的印缅远征军在缅甸大败日军,创造过与日本1:1的伤亡比例。据陈存仁先生的《抗战时期沦陷区生活》记载,日本侵略者在电台公开承认,在亚洲最优秀的军队,除了日本就是中国。而英美军队除了装备优势,是不足道的。再也没有人敢小瞧中国人的战斗力了。
  善战的中国人!这一印象在50年的朝鲜战争中被再次强化,志愿军司令彭德怀的感慨:中国是气多钢少,要是气多钢也多,就了不得了。一度,西方世界又陷入了对亚洲黄祸的妄想恐惧症中。
  回到现实,今天的我们经常在感谢世界,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许多人都在这样教训别人。只是希望不要选择性失忆!
  面对西方的经济危机,我们应该思考什么,是中国工厂以微薄利润生产的物美价廉的产品,丰富了发达国家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实际购买力,而我们每年购买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大型客机,在缓解着西方的失业压力。
  一架大型客机波音747的价格是大约3亿美元,似乎是物超所值,以至中国的大飞机计划至今仍然步履蹒跚。一条中国牛仔裤在美国的廉价超市只卖几美元!而这却常被指责为倾销。中国人民靠“积腋成裘”的精神勤劳积累的血汗外汇储备,没有巧取豪夺,没有血腥,只有血汗!却在给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买单,我们交的学费已经足够沉重了,中国,中国的人民真的从来不欠谁什么。
  相反,也许当今世界,不止是一个国家,应该给中国立座纪念碑。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