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更多的文明市民
编者按: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推进“文明竹山”进程,本报自即日起推出“公民道德建设”系列杂谈,呼唤文明行为,剖析不文明现象,与广大读者一起“告别丑陋,走向文明”。
9月18日,县委政府对黄崇周、张凤英、高发清、朱名耀、王义富、李应林、王焕云、方超、王定江、何庆玲等“十大文明市民”进行了表彰。这10位同志以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文明和谐竹山建设作出了表率。
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友善、见义勇为、谦恭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那些不文明的行为践踏着本来美好的家园,破坏着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粗言伤人、出口骂人、恶意诽谤他人的行为时有发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车辆乱停、行人乱走的现象随处可见;攀花折木、损坏公共设施的不良行为屡见不鲜……可见,要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文明、和谐,光靠这10位同志还远远不够,还需更多的群众携起手来,积极倡导文明行为,人人争做文明使者,形成合力推动文明进程的稳健发展。
古云,不学礼无以立,人不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建设文明和谐新竹山的实践中,我们每个市民都要树立起讲文明的思想意识,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具体小事做起,文明新风才会蔚然兴起,我们的山城才会变得更加文明和谐。 (平 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