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发展县域经济五问”系列述评之三
发布时间: 2007-05-17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思想解放的够不够?

  在全省76个县域经济发展考评中,我县跃居全市第二,一批发展强劲的企业功不可没。2006年,全县水电站总装机突破10万千瓦,成为县域主导产业;天新医药、圣水茶场、林产化工等企业跻身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7家,比上年净增13家。应该说,这正是我县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提高对县域经济发展认识的结果。如果因循守旧,就不会有圣水茶场、珠宝公司的发展壮大;如果坐等机遇,就不会有潘口、龙背湾等水电站的开发前景;如果封闭山门,就不会有康华水泥、中强钒业落户竹山。
  意识决定行动,认识引导方向。近年来,我县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力实施开放活县战略,开明开放的思想和求真务实的观念逐渐深入民心,促进了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发展,形成了以政策性投资、外来客商投资、民间投资和金融投资共同构成的投资新格局。但不可讳言,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认识还需要提高。
  有人认为:“钱都叫外地人赚走了。”于是对外商“高看一眼”,设置高“门槛”,甚至侵害客商的合法权益。但事实证明,外地企业来竹山创业,不仅给竹山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也解决了相当一批人的就业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必须摒弃封闭保守的旧观念,顺应历史潮流,以“海纳百川”的气量,把外部的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和发展理念引进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还有人说:“钱都给了个体户。”对民营企业是放手不管还是热情扶持?近几年来,我县热心扶持宏达、天新等公司,有些人想不通,为什么还要为他们争取政策甚至资金?道理很简单,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就能进一步开发我们的优势资源,让更多的人受益,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明确,民营企业乃至私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帮助它们增强市场竞争力,就是发展县域经济。
  正是由于部分人包括外来客商、民营业主在内的创业主体的认识不高,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创业环境的不够理想,“三乱”事件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是投资的生命,我们必须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规范执法管理方式和程序,确保一切行政行为符合法律法规,杜绝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优化政策环境,能放宽的坚决放宽,能优惠的尽量优惠,以环境吸引投资者。同时要积极推进服务承诺公示制度、限时办理和超时默认制度、外商投资代办制度、跟踪服务和重点企业保护制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便捷、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只有真正解放思想,才能真正提高认识。对我们现在而言,就是要以更加开明开放的姿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形成县域经济百花齐放、千帆竞渡的生动局面。(袁 斌)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