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在哪里? |
说竹山物华天宝,绝非是文人的誉美之词。经专家考证我县三大资源名列全省前茅。水能资源: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总计达到116.5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有96万千瓦,居全国县级第四位。矿产资源:全县已探明C+D级储量的矿产8大类32种,潜在价值3000亿元(80不变价),占鄂西北地区已探明的全部矿产价值的90%以上。生物资源:据普查,全县现有生物品种达26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400多种,“肚倍之乡”闻名全国,茶叶产业迅猛发展,全县面积达10万多亩。旅游资源也富有特色。以武陵峡、九华山、女娲山为龙头的旅游景区建设己显效益,近年到景区旅游的县内外游客达数万多人。
丰富的资源优势,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而如何发挥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让全县经济快速增长,这是我们广大干部群众应该关心和研究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县委提出了“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的发展战略,全县干群努力拼搏,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到2006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6.1亿元,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水电能源、矿产开发、农产品加工三大工业体系初步形成。总装机74.3万千瓦的潘口、龙背湾、小漩水电站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装机5万千瓦的松树岭水电站以及浪鹰岩、黄家湾等一批水电站相继建成发电,水电站总装机达10万千瓦。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成功举办两届“宝石暨女娲文化旅游节”,累计引进县外境内投资项目245个,引资12.1亿元,外来客商在竹兴办实业200余家。推进项目强县战略,实施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71个。
资源是上天的恩赐,开发利用要靠我们自己。虽然我们在开发资源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明显成就,但与时代的要求、与发达县市比较、与发展的目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
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我们是资源富县、经济穷县。开发资源必须要招商引资。如何把客商和资金引进来,首先要大力宣传和推介我们的资源,让客商对我们的资源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要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要诚信招商,招进来、留得住、有钱赚。
二是要确定发展目标,走项目兴县、工业强县之路。兴办企业首先要选准项目,我们选项目要从实际出发,发挥水电、矿产、生物、旅游等特色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和启动民间资本,不断培植市场主体,不断增加规模企业;要全力推动大的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潘口等水电站、钻炭岩石煤综合利用、银矿和秦巴贝盐等矿产加工、绿松石精深加工和集约经营等七个亿元工业 项目建设,力争“十一五”末,这些项目实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目标。
三是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我们说培植市场主体要立足资源,着眼“两头”,科学发展,就是要在兴办企业时立足资源、克服盲目,不上两头空的项目。我县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如茶叶、肚倍、山野菜、药材等都具有特色,在开发这些资源时要科学规划、规模经营、做大做强,还要走精深加工之路,开发出系列产品,更要精心包装、打造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才能推动我县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李 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