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2011年,官渡中心学校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县教育局签订的教育工作责任目标和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呈现十大亮点。
特色办学群众满意。学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衡量标准,紧紧围绕“目标引领、特色办学、打造品牌”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以活动为载体、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秉承“健康、乐学、明理、诚信”的八字校训,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规范办学行为,加强行风建设,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2011年9月21日,被十堰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领导小组授予“群众满意的中小学”荣誉称号。
教学质量再攀新高。学校深入开展“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改革,构建有效课堂,创新洋思理念,统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面向全体”的授课模式。海选14名骨干教师,出台《骨干教师评选及管理办法(试行)》,致力于在全镇培养自己的名师,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大提高。在2011年10月28日召开的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总结表彰会上,荣获“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评价三等奖”和“小学质量检测综合评价优秀奖”两块奖牌,13名教师获得单科奖。
后勤管理成效显著。学校组建后勤服务中心,建立健全有效的后勤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后勤管理水平,将“立足岗位竭尽全力,优质服务尽善尽美”作为后勤工作的指导思想。2011年5月27日,全县学校后勤管理现场会在该校隆重召开,2011年4月,被市教育局授予“寄宿制学校放心食堂”,2011年12月28日,学校顺利通过“后勤管理示范学校”创建验收,成为全市学校后勤管理的一颗璀璨明珠。
“两课”工作特色鲜明。建立“两课”工作考评机制,统一“两课”工作专用笔记,在前勤教师中广泛开展比教学、比素质、比能力、比家访、比进步,在后勤教师中开展比奉献活动。学校采取班子成员分片督查、按月考评的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制,对各单位推进“课内比教学”工作情况和班子成员推门听课情况实行周通报、月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负责人和当事人绩效挂钩。
安全管理成绩突出。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入手,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与官渡派出所联合成立校园警务室,为专职安保人员配备对讲机,实行24小时值班。每逢学生上下学时段,由镇综治办、派出所、交警三中队联合上路执勤,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全镇师生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营造了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2011年2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平安校园”。
育人环境优化美化。学校培植草坪5300平方米,栽植桂花53株、紫薇108株、紫竹122株、窝竹68株、广玉兰16株、火棘105株,引进金边黄杨、红花继木、垂槐、小叶女贞、金黄柏等名贵花草。培植金弹子、水柞等12盆大型盆景。逐步形成了体现地方传统文化底蕴的绿化风格,树、草、花、石科学配置,合理搭配,上有大树遮荫,下有草皮覆盖,间有花草点缀,局部有奇石可赏。196盏环校景观灯和11盏庭院灯让校园夜景蔚为壮观。
艺术教育渐显光彩。出台《关于加强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打造特色学校的指导意见》,统一成立书法、绘画、剪纸、球类、笛子、口琴、二胡、电子琴、田径、舞蹈等兴趣小组,每组由专任教师示范辅导,定期开展活动。联合秦巴民俗博物馆挂牌成立“竹山县青少年民间艺术教育基地”,让民间传统艺术得以传承。
月查月评夯实常规。将月查月评月通报制度作为抓手,扎实推进教学常规管理。坚持校长、教导主任、教师推门听课制度。各学校校长听课笔记必须由中心学校校长检查验收签字后认可,教师的听评课笔记由教导主任把关验收。每月针对教学工作实际,细化检查内容,实行教学常规月查月评月通报,其中综合管理量化通报到校到班,校长推门听课通报到人。
教育宣传成绩斐然。学校高度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为通讯员订报刊,对信息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通讯员的素质和水平。2011年共在各级媒体发稿295篇,其中,省级10篇,市级31篇,县级254篇。因腿部骨折至今留有后遗症的梁家小学毛晋平老师的家访事迹先后被竹山报、十堰日报、十堰新闻网、湖北教育信息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湖北频道、中国教师报·教育新闻电子报等媒体报道,展现了该镇教师兢兢业业、勇于奉献的精神,为学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2011年12月26日,学校网站被省教育厅授予“初中校园网站五十强”荣誉称号。
镇内教育均衡发展。2011年12月21日,梁家小学校安工程开工建设,至此,全镇除蒲溪小学因老母潭大桥未通车推迟新建外,所有学校均按标准新建校舍。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镇在园幼儿371人,学前教育普及率达66%。在师资配备上,将新招聘的教师和外乡镇调入的优秀教师安排到偏远小学任教,挑选精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让适合从事后勤的老师专心服务师生,所有教师各有其位,各尽其能,为镇内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刘启明)
特色办学群众满意。学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衡量标准,紧紧围绕“目标引领、特色办学、打造品牌”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以活动为载体、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秉承“健康、乐学、明理、诚信”的八字校训,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规范办学行为,加强行风建设,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2011年9月21日,被十堰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领导小组授予“群众满意的中小学”荣誉称号。
教学质量再攀新高。学校深入开展“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改革,构建有效课堂,创新洋思理念,统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面向全体”的授课模式。海选14名骨干教师,出台《骨干教师评选及管理办法(试行)》,致力于在全镇培养自己的名师,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大提高。在2011年10月28日召开的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总结表彰会上,荣获“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评价三等奖”和“小学质量检测综合评价优秀奖”两块奖牌,13名教师获得单科奖。
后勤管理成效显著。学校组建后勤服务中心,建立健全有效的后勤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后勤管理水平,将“立足岗位竭尽全力,优质服务尽善尽美”作为后勤工作的指导思想。2011年5月27日,全县学校后勤管理现场会在该校隆重召开,2011年4月,被市教育局授予“寄宿制学校放心食堂”,2011年12月28日,学校顺利通过“后勤管理示范学校”创建验收,成为全市学校后勤管理的一颗璀璨明珠。
“两课”工作特色鲜明。建立“两课”工作考评机制,统一“两课”工作专用笔记,在前勤教师中广泛开展比教学、比素质、比能力、比家访、比进步,在后勤教师中开展比奉献活动。学校采取班子成员分片督查、按月考评的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制,对各单位推进“课内比教学”工作情况和班子成员推门听课情况实行周通报、月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负责人和当事人绩效挂钩。
安全管理成绩突出。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入手,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与官渡派出所联合成立校园警务室,为专职安保人员配备对讲机,实行24小时值班。每逢学生上下学时段,由镇综治办、派出所、交警三中队联合上路执勤,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全镇师生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营造了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2011年2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平安校园”。
育人环境优化美化。学校培植草坪5300平方米,栽植桂花53株、紫薇108株、紫竹122株、窝竹68株、广玉兰16株、火棘105株,引进金边黄杨、红花继木、垂槐、小叶女贞、金黄柏等名贵花草。培植金弹子、水柞等12盆大型盆景。逐步形成了体现地方传统文化底蕴的绿化风格,树、草、花、石科学配置,合理搭配,上有大树遮荫,下有草皮覆盖,间有花草点缀,局部有奇石可赏。196盏环校景观灯和11盏庭院灯让校园夜景蔚为壮观。
艺术教育渐显光彩。出台《关于加强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打造特色学校的指导意见》,统一成立书法、绘画、剪纸、球类、笛子、口琴、二胡、电子琴、田径、舞蹈等兴趣小组,每组由专任教师示范辅导,定期开展活动。联合秦巴民俗博物馆挂牌成立“竹山县青少年民间艺术教育基地”,让民间传统艺术得以传承。
月查月评夯实常规。将月查月评月通报制度作为抓手,扎实推进教学常规管理。坚持校长、教导主任、教师推门听课制度。各学校校长听课笔记必须由中心学校校长检查验收签字后认可,教师的听评课笔记由教导主任把关验收。每月针对教学工作实际,细化检查内容,实行教学常规月查月评月通报,其中综合管理量化通报到校到班,校长推门听课通报到人。
教育宣传成绩斐然。学校高度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为通讯员订报刊,对信息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通讯员的素质和水平。2011年共在各级媒体发稿295篇,其中,省级10篇,市级31篇,县级254篇。因腿部骨折至今留有后遗症的梁家小学毛晋平老师的家访事迹先后被竹山报、十堰日报、十堰新闻网、湖北教育信息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湖北频道、中国教师报·教育新闻电子报等媒体报道,展现了该镇教师兢兢业业、勇于奉献的精神,为学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2011年12月26日,学校网站被省教育厅授予“初中校园网站五十强”荣誉称号。
镇内教育均衡发展。2011年12月21日,梁家小学校安工程开工建设,至此,全镇除蒲溪小学因老母潭大桥未通车推迟新建外,所有学校均按标准新建校舍。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镇在园幼儿371人,学前教育普及率达66%。在师资配备上,将新招聘的教师和外乡镇调入的优秀教师安排到偏远小学任教,挑选精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让适合从事后勤的老师专心服务师生,所有教师各有其位,各尽其能,为镇内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刘启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