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为了让无助的学生有助,助有志的青年成才,县教育局多措并举做好贫困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截至目前,为2008年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693名学生发放贷款约400万元,解决了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后顾之忧。
一是摸清贫困学生底数,为办理助学贷款提供第一手资料。每年高考之前,县教育局组织专班到高中学校宣讲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发放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组织学校进行筛选确认,从而摸清高中毕业班贫困学生底数,让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严格贷款资格审查,防不符合条件学生挤占助学贷款空间。办理助学贷款手续期间,县教育局成立工作小组,分工协作,按照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对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资格进行仔细审查,做到应贷尽贷,从而保证条件充分学生的贷款空间。
三是建立贷款学生档案,让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规范科学。本着“以人为本、科学规范、便于服务”的原则,县教育局为693名贷款学生建立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档案,实行电子和文本存档双重管理。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所有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分类编排并编制检索工具。指定专人保管,确保档案安全,为今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本息回收工作提供了详细、完整的基础资料。
四是加强相关单位人员沟通,保助学贷款工作畅通有序。加强与开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联系,及时确认资料,核对信息;加强与贷款学生和家长的联系,及时更新资料,传达信息;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及时掌握资料,交流信息;加强与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联系,及时上报资料,了解信息。
五是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促学生资助工作意义深远。无论是贷款政策的宣传,还是贷款手续的办理,只要有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县教育局就会把感恩励志教育贯穿其中,促使学生资助工作意义深远。
(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凌彩霞)
相关新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