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竹坪中学语文学科经验交流
发布时间: 2009-03-3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今日竹山网消息 在2008年中考中,竹坪中学语文获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该校成功的经验是,在语文教学中紧扣“三维”、重视“双基”,重视语文教学的“实”与“活”,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实”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强化应用性操练,突出一个“实”字。一是要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样样都不能马虎,必须严格要求,督促学生下苦功夫,反复磨练。在教学中,该校几位语文教师根据实际,从讲授新课文到习题设计,无不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循序渐进。
  二是要学会去运用,进行实际操作,让语文知识在运用中发挥作用。语文学习一定要形成技能,一切后天习得的技能都需要训练,而语文技能也必须靠训练。九年级学生,就语文能力而言,一般悬殊不大,但要在中考中脱颖而出取得理想成绩,就必须具有驾驭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为此,该校几位语文教师在授新课的同时就已分工切块:积累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各负责一块知识点的习题设计,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作、得到锻炼;着眼于掌握字、词、句和篇章的能力,切忌离开这些训练而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讲了新课后就进行中考题型演练,然后收交起来批改评讲,再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重点训练,并做好个别辅导;每个知识点、能力点都强化训练。写作及语言表述每周均用两节课进行专项训练;大作文全批全改,个别学生则是面批面改,每学期作文批改都在十五篇以上,日记每星期六篇(后有老师改为周记),均是作为练笔来批改的。就这样反复训练、典型训练,让学生在动口中进行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训练,在动手中进行多种形式的笔头表达训练。口头训练和笔头训练是语文教学中训练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活”就是使“实”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语文基本训练。就课堂教学而言,就是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的和谐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也如沐春风。
  这一“活”字,竹坪中学是这样来做的。一是活教。教材是死的,但处理教材是活的;知识是死的,运用是活的;生活是动态的,反映生活的语文也是活泼的。作者的情感、语文本身的趣味,融合教师的激情,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教材内容就变得鲜活了。授课上,他们打破班级界限,教师轮流合作授课(作业当然不变),让各班学生都能领略各语文教师的讲课风格,大大增强了学生上课的激情。
  二是活学。教学中他们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潜在能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摆在主体的位置上。课堂上让学生讲课、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评改作文、出题测试等等,从而使课堂活而不乱、惜时而见效。
  三是活练。语文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脱离生活的语文终将干涸而失去生机。他们在教学中摒弃了简单的文字摘抄和解题训练,新的学习内容赋予新的作业实践,可以是一项研究任务、一份调查报告、一次专题采访、一件制作、一节班会、一场演出等等。当然,其中最为成功的实践练习还是走访收集、整编该乡地方志活动,学生展示的作品丰富多彩,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爱乡情操。同进,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整合与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与“活”,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基本点,二者应相济并举,相益得彰。“实”中求“活”,“活”中求“实”,让语文的教育功能和应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人格、个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得到尊重与发展,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教学中得到和谐统一。实践证明,他们的活教、活学、活练,的确起到了实效。 (向继明)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