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麻家渡镇中心学校:扎实推进“三课”激活远程教学
发布时间: 2008-07-28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麻家渡镇中心学校积极探究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方式,逐步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扎实开展以远程教育为载体的模仿课、观摩课、评优课“三课”活动,大力推进上好“达标课”、争创“优质课”、打造“精品课”的课程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模仿课,让新课导入“活”起来

  “模仿课”是教师从远程教育资源上下载的课件通过修改整合,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促使广大教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于教学工作。每一位教师将名师的“好课”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模仿。该校张秀英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认识图形》一课时,利用视频出示学生最感兴趣的机器人模型导入新课的。 在上课前,她想到学生对这种平面几何图形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学起来一定非常枯燥,她首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视频资料机器人儿高高兴兴地向学生打招呼:“嗨!小朋友们好!”这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她乘势提问,“机器人由哪些立体图形组成?”(一年级上学期已学习过)待生回答后,又马上出示从立体机器人模型中抽象出的几何平面图形,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由于这节课成功的模仿,学生的热情高,学得很主动,情感丰富,语文味也很浓。

观摩课,让教学过程“活起来” 

  “观摩课”即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和观摩,引领广大教师进入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和新课程学科的整合。观摩课是老师展示独特风采的舞台之一。同一篇教案,不同的教师执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一种活动,不同的教师组织,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各位老师向学生展示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的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让教学过程“活”起来。今年四月份麻家渡镇中心学校举行的第二届讲坛能人大赛时,中年教师刘明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了让学生清楚地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在教学时,利用资源中的课件(动画)演示“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教学效果很好。

优质课,使课堂的形式“活起来” 

  “评优课”即通过“优秀课件”、“教学能手”等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如果一节课能让学生真正快乐的参与到学习中、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里将知识掌握好、能让学生感觉到一节课是如此短暂,那么这节课就不失为一节优质课。
   英语老师张菊尽可能地把语言材料设计到能听、看、触摸的学习环境中去,让学生在情景中学语言,在情景中用语言。为了走进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把所学的语言用于实际,真正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她在教学中把语言学习融入动画活动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起了学习欲望,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他们体验着学习的乐趣,感受着学习的成功。 语文教师陈红艳在学习新课后的巩固练习阶段,运用远程教育资源里的“练一练”、 “思考与实践”以及《教学资源》中的“习题精选”、“探究活动”;《课后提高》中的“学一学”、“练一练”等进行巩固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自己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进一步突出教学重点。 
    目前,该校有90%的教师能灵活有效、适时适量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媒体展示”、“学一学”、“练一练”、思考与实践”等相关教学资源,87%能自制课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练习时的训练密度;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该镇中心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引导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机制,使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贴近学生、贴进课堂、贴近教材。(苗东升 向继明 向继华)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