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随着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的日益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学校后勤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建立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懂经营善管理的后勤工作队伍,才能满足广大师生对后勤工作的要求。近年来,县教育局多措并举狠抓学校后勤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教育局将在我县召开现场会,推广我县后勤管理经验和作法。
从解决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入手,着力提高后勤人员地位。在评先表模、年度考核上,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必须给学校勤工俭学和后勤工作人员分配一定的比例,按照岗位性质、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考评细则,组织学校领导、师生及家长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评议和量化考核,前勤教师不挤占后勤指标。如田家中心学校,每年将教师节表彰和年终考核优秀名额的20%用于对后勤工作人员的表彰。在福利待遇上,要求学校在解决劳保的基础上,对勤工俭学和后勤工作人员给予适当倾斜,不得低于前勤教师的平均水平,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爱岗履职。
从做好小学富余教师转岗入手,着力扩大和稳定后勤队伍。由于生源的自然减少,农村小学教师就有了富余。近年来,县教育局通过每年将小学富余教师转岗从事勤工俭学和后勤工作,既解决了小学教师的富余问题,又解决了后勤工作队伍力量不足问题,三年共转岗259人,全县学校后勤人员达645人。在教师转岗工作中,县教育局首先明确教师转岗从事勤工俭学或后勤工作后,仍然是教师身份,仍然可以和前勤教师一样晋升教师职称,并且专门后勤工作人员一定的指标,消除了教师转岗后的顾虑。其次,教育广大教师、学生要认识教学工作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只是分工不同,拿勺把子并不代表低人一等,后勤工作同样重要,使他们自觉地尊重后勤工作人员的劳动和人格,消除了后勤工作人员的自卑心理。再次,在转岗工作中,各学校不是简单地将教学能力低、教学成绩差的教师分流到后勤岗位上,不是把搞不成事的人安排到后勤上,而是充分考虑勤工俭学和后勤工作的性质和要求,鼓励具有这方面能力、品行端正、乐于奉献的教师自愿转岗。正因为如此,全县绝大多数转岗教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劲十足。田家有一名转岗教师在2007年暑假期间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中,谈及他从教近30年后从前勤转到后勤的体会时说:刚转岗时,心里不痛快,觉得自己从前当教师拿粉笔头儿,现在当师傅拿勺子把儿,面子上过不去,后来渐渐地发现学生和其他教师仍象原来一样称他为老师,对他的工作和奉献精神非常敬重,转岗当年被评为县级模范,次年职称顺利晋升,现在他觉得前勤和后勤都一样,都是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和田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他热爱他的后勤岗,也非常乐意站好他的最后一班岗。
从定期组织各种培训入手,着力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2007年,教育局邀请卫生监督局专家及有关人员,举办了全县中小学校长、中小学后勤管理干部、中心学校后勤管理干部培训班两期,每期三天,培训结束举行业务考试,考试成绩在教育网上公示,培训人员达300多人。8月份,我们与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联系,对全县34台锅炉的37名锅炉工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知识技能培训,37名锅炉工都顺利通过考试,获得了上岗资格证。 (周国现 杨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