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竹山一中优秀党员李大山
◎ 党世根 董继东
三年前,身为竹坪中学校长的李大山,在竹山一中面向全县公开选拔教师的考试中,来到了竹山一中任教。三年来,他在平凡的三尺讲坛上,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一位普通教师的誓言:“辛勤耕耘,播下真爱种子。”
在今年竹山一中高三师生百日冲剌动员大会上,他代表班主任和教师在宣誓中说:“作为班主任,我们将用更大的耐心和责任心,扫清你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作为教师,我将同其他教师一道科学备考,与你们合力攻坚!”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作为班主任,为抓好班级管理,他自费订阅了《班主任之友》,学习班级管理经验,提升治班水平。组织学生民主选举了班干部和团干部,组建了班委会和团支部,发扬学生民主管理的能力。
在他的眼中,学生不仅是自己的学生,更是自己的孩子;不仅要教他们文化知识,更要教他们如何做人、培养高尚的品格、树立远大的报负。他三年如一日,早起晚归陪伴着学生。他每天坚持第一个到教室等待学生们的到来,晚上安顿好学生睡下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曾有学生问他:“老师,您累不?”他总是笑答:“为了你们,老师累中有乐!”高三下学期,有学生说:“李老师,在您的教导下,我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您为什么还这么勤于到班上来?”他笑答:“在高三备考时有我在你们身边,最起码你们不会感到是孤身作战。”
除了关注优秀生,他更关心学困生,特别注重对学困生的转化。学生王某经常违纪,还与父母常闹矛盾,李大山一方面与王某家长沟通,另一方面又多次与王某交心谈心,帮他找出自身的缺点与不足,稍有进步就在班上公开表扬,王某开始慢慢的转化,在学习上也开始用功了。
由乡镇中学的负责人到县一中一名普通教师,由于长期在初中任教、也曾脱离过教学一线,如何尽快转变角色、缩短自己的差距呢?在教学实践中,他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虚心向同科教师请教,取长补短,抓好“备教辅改考评”各教学环节。特别是在哲学教学中,他坚持先听完同科教师上的哲学课后再去给学生上课。2006年,他在十堰市高中政治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他注重用真情感化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学生刘某家庭困难,在组织学生献爱活动中,他率先捐献100元,在他的感召下,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刘某捐献了500余元;学生李某患了丙型肝炎,由于家庭特困无钱医治,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他捐款200元,班上学生为其捐款1000元,使李某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默默的奉献,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李大山为学生所做的一切,充分体现出了他对教育事业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