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共收到有关教育工作的代表建议7件,委员提案13件。县教育局十分重视这些善言良策,召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采纳、办理工作,还成立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在办理中,克服以文办文的形式主义,突出办理实效推动教育工作,让代表、委员满意。
首先,深入调研,论证建议、提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教育局根据建议、提案的内容,分别组织相关领导和职能股室人员深入实地,开展细致的调查,依据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看建议、提案当前能否采纳落实和怎样采纳落实。然后,根据调研情况,研究当前能够采纳的建议、提案的落实措施,制定实施方案,组织专班抓落实、求实效。如针对《素质教育急需提高教师素质》和《农村教师队伍现状与学科短缺问题亟待解决》的提案教育局一是向县政府提出申请,每年暑期定校定学科招用20名本专科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
二是争取“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和“特岗教师”有关政策,2007年我们向省教育厅打出了105名资教生、100名特岗生的请求报告,缓解农村教师紧缺和学科不配套的矛盾,预计今秋开学时能够到位。
三是着力提高在岗教师的素质。成立了专门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专门负责对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师进行全年不间断的培训;争取县政府决定,自2007年起每年从城市教育费附加税中安排5%作为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确保教师培训计划落到实处;召开了教科研工作会议,要求所有教研员实行包学科、包乡镇、包学校等包保责任制,深入到基层学校开展优质课、示范课循环演讲,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全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四是根据省、市“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有关精神,自 2006年起,从城镇教师中选派部分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凡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教师必须到农村学校支教两年以上,以缓解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目前支教工作已经启动,2007年秋季将全面开展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活动。
五是认真调研,全县一盘棋,统筹规划,对乡镇紧缺学科教师予以及时补充和调配。针对麻家渡、竹坪、文峰等乡镇确需建设的学校项目,县教育局已列入2007年教育建设项目计划,一一推进。针对初中毕业生上高中难问题,教育局利用霍山中学闲置校产,引进资金兴办一所民办上智高中,2007年秋季可招生500人缓解这一矛盾。
截止目前,20件建议和提案有18件被采纳,已落实到位或正在落实过程中,有1件要等省里的政策制定后才能得到解决,还有1件因教育局分析学校的发展趋势后,认为立项建设不必要,决定不予采纳。这些不能采纳和暂不能落实的建议和提案,教育局向代表、委员进行了说明了原因,求得认同和理解。(黄朝生 周国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