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文,男,出生于1977年,本科学历,党员,1995年8月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教学中,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探索,并在教学实践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在茂华中学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和“班班通”的普及应用,开展多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做出了开创性的尝试。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带头人
积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成为茂华中学新课程教学教研的骨干。能利用多种软件、数码设备熟练地进行电子教材和课件的开发、制作。从2002年至今,共有11个CAI课件、教学设计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3个CAI课件(《三角形的内角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愚公移山》)经中央教科所培训中心评审获一等奖;2个CAI课件和1个教学设计分别获湖北省电教馆和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二、三等奖;5个CAI课件获十堰市教科院评比一、二、三等奖。
2006年,在我县“科学月”活动科技创新作品评审中,科教论文《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获一等奖。
新课程改革的“先锋”
在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教学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实践中探出了一条新路。
2005年3月,在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新课标初中数学新教材说课竞赛评比中,荣获壹等奖。总结整理的论文《浅议说课》在十堰教育信息网站、竹山教育信息网站上发布交流。
近年来努力学习生本教育理论,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参与茂华中学的生本教育实验,组织编印校刊《生本教育动态》,并尝试生本教育实验课,主讲的信息技术公开课获一致好评。
信息技术普及提高的“传道者”
2005年起,茂华中学实施了信息技术素质提高工程。由我主讲,开展了多层次、全员性的各类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带出了一大批学科教师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为我校“班班通”的普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提升了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通过培训学习,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普及了信息技术应用,推广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研究。全校85%的教师都能较熟练地运用PowerPoint等技术制作课件辅助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学科覆盖率达100%,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2006年7月在教育局“送教下乡”活动中承担信息技术高级培训任务,到2007年8月共开展培训七期,有380人通过十堰市计算机学校的网络考试达到合格以上,合格率99% 。完成十堰市电大安排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任务三期,培训教师270人,合格270人。2009年10月我被十堰市教育局评为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优秀教师,辅导的两名学员的作业评为优秀作品。
茂华中学的信息技术素质提高工程成为该校“校本研修”的亮点和重要内容,为学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2009年,茂华中学被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评为2004-2008年湖北省中小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
“班班通”应用的解惑者
负责茂华中学“班班通”工程的管理、应用与维护。满腔热忱地为全校教师服务,小到文档编辑、打印、课件修改,大到操作系统、硬件问题等,只要请他,随叫随到,尽最大能力解决。每当老师的笔记本电脑与电视连接出现问题时,他就成了“救火队员”,以最快速度、尽最大可能解决问题,并在课后教他们学会如何操作,直到他们自己会用。
应用“班班通”电视广播系统,每年组织一次“家长会”视频直播,收看“开学第一课”等内容的视频会。
教育信息化的铺路石
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茂华中学成为十堰市“十一五”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行动与优质培训资源开发研究》的研究基地。为较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他在茂华中学每星期举行一次课件制作和资源开发专题培训。与老师交流、探讨课件制作技巧,修改、打磨、润色课件。结题时,该校共有27个课件获国家级奖励,取得丰硕成果。
2009年5月,茂华中学网站在“今日竹山”网开通,成为该校重要的宣传平台和沟通交流的窗口,他承担着校园网站更新的主要任务,还兼网络管理及微机室、多媒体室的管理、维护。多媒体报告厅每年承担3-5次县、市级的教研活动,他都全程负责维护、辅助,确保顺利进行。(茂华中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带头人
积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成为茂华中学新课程教学教研的骨干。能利用多种软件、数码设备熟练地进行电子教材和课件的开发、制作。从2002年至今,共有11个CAI课件、教学设计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3个CAI课件(《三角形的内角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愚公移山》)经中央教科所培训中心评审获一等奖;2个CAI课件和1个教学设计分别获湖北省电教馆和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二、三等奖;5个CAI课件获十堰市教科院评比一、二、三等奖。
2006年,在我县“科学月”活动科技创新作品评审中,科教论文《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获一等奖。
新课程改革的“先锋”
在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教学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实践中探出了一条新路。
2005年3月,在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新课标初中数学新教材说课竞赛评比中,荣获壹等奖。总结整理的论文《浅议说课》在十堰教育信息网站、竹山教育信息网站上发布交流。
近年来努力学习生本教育理论,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参与茂华中学的生本教育实验,组织编印校刊《生本教育动态》,并尝试生本教育实验课,主讲的信息技术公开课获一致好评。
信息技术普及提高的“传道者”
2005年起,茂华中学实施了信息技术素质提高工程。由我主讲,开展了多层次、全员性的各类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带出了一大批学科教师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为我校“班班通”的普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提升了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通过培训学习,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普及了信息技术应用,推广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研究。全校85%的教师都能较熟练地运用PowerPoint等技术制作课件辅助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学科覆盖率达100%,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2006年7月在教育局“送教下乡”活动中承担信息技术高级培训任务,到2007年8月共开展培训七期,有380人通过十堰市计算机学校的网络考试达到合格以上,合格率99% 。完成十堰市电大安排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任务三期,培训教师270人,合格270人。2009年10月我被十堰市教育局评为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优秀教师,辅导的两名学员的作业评为优秀作品。
茂华中学的信息技术素质提高工程成为该校“校本研修”的亮点和重要内容,为学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2009年,茂华中学被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评为2004-2008年湖北省中小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
“班班通”应用的解惑者
负责茂华中学“班班通”工程的管理、应用与维护。满腔热忱地为全校教师服务,小到文档编辑、打印、课件修改,大到操作系统、硬件问题等,只要请他,随叫随到,尽最大能力解决。每当老师的笔记本电脑与电视连接出现问题时,他就成了“救火队员”,以最快速度、尽最大可能解决问题,并在课后教他们学会如何操作,直到他们自己会用。
应用“班班通”电视广播系统,每年组织一次“家长会”视频直播,收看“开学第一课”等内容的视频会。
教育信息化的铺路石
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茂华中学成为十堰市“十一五”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行动与优质培训资源开发研究》的研究基地。为较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他在茂华中学每星期举行一次课件制作和资源开发专题培训。与老师交流、探讨课件制作技巧,修改、打磨、润色课件。结题时,该校共有27个课件获国家级奖励,取得丰硕成果。
2009年5月,茂华中学网站在“今日竹山”网开通,成为该校重要的宣传平台和沟通交流的窗口,他承担着校园网站更新的主要任务,还兼网络管理及微机室、多媒体室的管理、维护。多媒体报告厅每年承担3-5次县、市级的教研活动,他都全程负责维护、辅助,确保顺利进行。(茂华中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