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柳林乡公祖小学“两课”活动优秀教师崔亚丽
金秋时节,一场“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如同强劲的东风,吹遍了全省各中小学美丽的校园。本次活动规范之大,影响之深,可谓“史无前例”。柳林乡公祖小学,也正洋溢着与过去不一样的蓬勃生机。欢笑的花草依旧,朗朗的书声依旧。不同的是在教室里,多了许多听课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在课堂上,多了一只只学生们高高举起的渴望发言的小手;在办公室里,多了老师们互相探讨、共同交流的场景……这是公祖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的缩影。就在在这次教学“大比武”中涌现出了许多讲坛能人,可在这里我想为大家介绍的却是一名在这次“课内比教学”中成长起来的新老师——崔亚丽。
崔亚丽我县双台人,于今年六月份毕业于师范院校。刚到学校时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山的她还哭过一场。记忆犹新的是开学初听她几节常规课,尽管她用了心思,最终还是让人很不满意,一堂堂无效课让人连连摇头。听她的室友说她时常为自己不能好好的把握课堂而苦恼,为不能很好的掌握一节课的节奏而焦急,为学生们不能适应自己的教学模式而失眠。但在我的眼里他还是一脸自信、一脸青春、一脸的笑容…… 但是她没有气馁的她深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从那之后,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总是她,许多老教师都被她虚心学习的精神所感动。精通电脑的她时常在网上查资料,找图片,看名师的课堂实录……偶尔路过还时常听到她叽里咕噜练习着课堂语言。为了学生,同寝室的老师说她回到寝室后还要把明天要上的课讲给同事听,探讨研究至半夜。课内比教学给她带来了机会。这次活动中,她总是不想失去一次听课的机会,根据学校对公开课时间安排,只要她有空堂她便会去听,就算与自己上课的时间有冲突,她会想办法去调课也要去听课,教师们精彩的课堂表现,使她获得了一份丰富的精神大餐,学到了其他老师教育教学的经验和长处。渐渐地我发现她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除了不断地学习专业理论和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不断地拓展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大量文学书籍堆砌在她的办公桌上,从中汲取了很多精华,让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更扎实;还大量阅读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书籍,近距离地聆听他们的心声,触摸他们的思想以形成她自己的思想和教育主张。教学之余她所做的学习札记达十多万字有价值的理论学习笔记。我相信我的学习不会白费,它必将对指导我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起到极大的引领作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她以“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的教风在课堂比教学中征服了每一位评委。作为班主任的她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的思维、言谈、气质风度都能达到了一定高度。全校教师无不向她伸出大拇指。学习,让她更有深度了!
预赛中,校园内搭起了教学比武的擂台。最先上擂台的,是有20多年教龄的吴老师和肖老师。听完了她们的课后,我心里暗暗赞叹。那一堂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也让我不得不发出内心的感慨:“姜还是老的辣”!
于是,我心里总是默默地在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崔亚丽,可千万别把自己的课上“浅”了,上成了“作秀”的课。
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我看了一下她的准备工作,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案、准备好说课稿、制作PPT课件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我觉得她的授课时间一定不够用。但那一节课,得到了同行们的褒奖很多,领导也好,评委也罢,都觉得她的课堂有深度。她的教学水平又有所提升,我也清楚的看到一颗讲坛新星正要闪现光辉。
预赛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结束了,我们学校出线四人,其中就有崔亚丽。
初赛时,全县教师总动员。11月,崔亚丽代表公祖小学校参加了南片山区的语文学科初赛。这次她集中了很多前辈及同行的智慧,选择了三年级《花钟》一课,由于教学内容的更换,她又要重新备课,准备。近一个月的高密度工作,人都瘦了一圈。我问她:“你受得了吗?”她说:“这是一场教学的比武,更是一种精神的比武。我一定要战胜自己”!时间越来越近,她每天在完成好常规教学任务和各项其他工作后,所剩时间寥寥无几。只有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放弃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再来准备初赛的各种事情。我想:坚持就是胜利,教学擂台上她一定会竭尽全力!这期间,我和同仁亲眼目睹共同见证了他的辛苦与耐力。
“初生牛犊不怕虎”在那节公开课中总体上她力求体现一个“实”字,在具体教学环节上力求体现一个“精”字,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一个“真”字,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了一个“新”字。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读中体会,学会了合作。这节精彩的课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特别是熟练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自己亲手制作的课件让在座的每一位评委叹为观止。最终,以讲课第二,说课第一的好成绩为我们学校争得了荣誉。看着一颗新芽正茁壮成长起来,全校老师无比喜悦。但是正如一个专家所说:“语文教学教无定法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我相信她在讲台上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稳健。
刚刚走上讲台的她在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活动中健康成长起来,我为她高兴,也为她自豪。更让我钦佩的是她对山区教育的无限深情!
我总是在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日子就在明天!(叶青 )
相关新闻